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明末清初“剃发易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
美了千年的汉服,竟是“华夏”的由来……
汉服,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由于华夏儒家王道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家书史体系,通过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饰体现出来。
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
《春秋左传正义》疏:“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尚书正义》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中华天朝重衣冠礼仪。《周易·系辞下》曰“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周礼通过《仪礼》、《周礼》、《礼记》的服章和仪式表现出来,因而衣冠、礼仪往往用来代指文明,汉服是礼仪的载体。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
服饰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明,是产生、发展、演化中的文化体系。民族服饰更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汉服的复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建中华礼仪。通过汉服寻求传统文化的突破,激发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气节进行认同和回归的同时,实现中华传统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文明的复兴。根深自然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有了厚实文化根基,国家才有切实的软实力,才能重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