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水 > 正文

国学中的风水学

2022-04-08 风水

谈风水学的起源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人对地理风水的意识产生很早,“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那种危机四伏的自然条件下,人们先以树木为巢舍,后来在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首先对居住环境进行了改造。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村落——半坡村遗址,“选址多位于发育较好的马兰阶地上,特别是河流交汇处……离河较远的,则多在泉近旁。”西安半坡遗址就坐落于渭河的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到了殷周时期,已有卜宅之文。如周朝公刘率众由邰迁豳,他亲自勘察宅茔,“既景乃冈风水师入门知识,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诗经·公刘》)

到了战国与先秦时期,是风水理论的形成时期,司马迁《史记·樗里子传》载:战国秦惠王异母弟樗里子,生前自选地于渭南章台之东,预言:“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至汉兴果然,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反映了当初活人的住宅和死人住宅的选择规律。秦代朱仙桃所著的《搜山记》,成为风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汉代时,人们已将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互相配合,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对宇宙总体框架认识的理论体系。这个框架是风水学的理论基石,对风水的应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使风水由以前人们只是用于卜宅、相宅的机械活动,升华到理论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代,风水理论已经逐渐完善,如托名郭璞的《葬书》一直被推崇为风水理论的“经典”。同时他还著了《葬书锦囊经》。当时的风水师也颇受推崇,如管辂以占筮、相术、相墓著称于世,据说他经过魏将母丘俭的墓,曾“依树哀吟。”人问其故,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失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已备,法当灭族。”

唐宋时期,风水学普及最突出的表现是《葬书》的流行、罗盘的广泛使用。《青囊奥语》的诞生,使风水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流源。这是由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隋末到唐时,李播、李淳风父子作《天文大象赋》、《大衍历》、李淳风负责编纂的《晋书》、《隋书》中的天文志等诸多的天文书籍,皆对天上各大星座作了详细的描述,使风水之学与天地相对应。在地理学上则兴起了对山川地形进行考察的热忱,从而促进了风水学理论应用于对山川地形的踏勘。

到明清时代,风水发展到了极点,风水活动遍及民间及至皇室。明朝开元时的刘伯温就是一位风水大师,他对风水学也有很大的影响。后期蒋大鸿对地理风水在杨公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阶段。所著《地理辩证》是以挨星为理气的主要内容,为近代风水理论的经典。

从本质上看,风水学产生于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其理论来源于人们长期观察自然和改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实践,因而其理论与应用都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是科学的。

相关资讯
  • 玄空风水排盘方法 玄空风水排盘方法与步骤解析

    玄空风水排盘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排盘方式,玄空风水是公认的最为精确准验的理气秘诀,在风水界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准确率极高,可推算过去,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玄...
    2022-04-08
  • 风水学中的吉位定位

    1.东北宅风水吉位东北宅(又称:艮宅)即住宅的门向朝西南,相对应住宅的座向朝东北四吉位:西南方(属土)为:生气方西方(属金)为:延年方西北方(属金)为:天医方东...
    2022-04-08
  • 如何对应五行风水选择好楼层?

    买房,楼层的选择,是一大难题,是很多朋友都会遇到的常见风水问题。购房时到底什么样的楼层才是该选的呢?在我不了解风水以前,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楼盘小姐告诉我说,...
    2022-04-08
  • 古代算命还有什么其他称呼?如卜筮,还有什么?

    相士。一般精通卜筮、堪舆、命理、相术、占梦、择吉等。指迷算命的历史相传始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想要算命的人,多会求助于某些对命理有钻研或是受人推崇者,以寻求替自己...
    2022-04-08
  • 什么叫风水宝地(教你如何看风水宝地)

    什么是“风水宝地”???除此之外,还要讲究来龙、案砂、明堂、水口、立向等,即风水家常说的龙、穴、砂、水、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所谓的风水宝地需要考虑它的整个自然...
    2022-04-08
  • 公墓风水好不好应该注意什么

    在风水学的角度上看来,风水的吉凶是相差很大的,穴位点的山形方位即使相差了一点点,吉凶程度便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会这样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以下是公墓风水...
    2022-04-08

Copyright 2008-2025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