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辩证法思想?辩证法即思辩与实2113证相统一的方法。思辩性5261与实证性相统一4102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1653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扩展资料: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则是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这个标准是客观的,不是主观任意确定的。识别一个事物是不是新事物,必须从本质上,而不是从形式上或表面上看问题,必须把它同具体的历史条件联系起来考察,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才能辨别清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辩证法《易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2113叫中和5261,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4102归结为阴1653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势力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扩展资料《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易经》体现了哪些朴素辩证法思想运动与静止,内因与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