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冬至吃什么食物?河北冬至时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的人,我们全国各地的人都有着他们自己的语言,习风俗习惯。那么在一些节日的习俗上面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么说来,河北冬至时节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河北冬至吃什么食物 河北地区的饮食习俗](/Uploads/image/20230413/04/2704557855.jpg)
问:
河北冬至吃什么食物 答:河北冬至吃饺子,馄饨,八宝粥,羊肉。
饺子,在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地区,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冬天看见有不少乡亲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叫弟子用羊肉、辣椒和祛寒药材放置锅里煮,将羊肉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祛寒娇耳汤”给百姓吃。人们吃下“祛寒娇耳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抵御了伤寒,治好了烂耳。以后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后来人们把这种“娇耳”称为“饺子”。
馄饨,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着名小吃。
八宝粥,热腾腾的八宝粥很适合冬天饮食温热软的要求。中医认为食粥可健脾温胃,且有一定的滋阴作用,正好对抗冬季干燥的特性。为发挥御寒作用,冬至喝宝粥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选用偏温热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枣、核桃、花生、鸡肉、羊肉、糯米、桂圆、山药、银耳等。
羊肉,冬至开始,民间便开始从这天“数九”。对于老百姓来说,冬至莫过于吃。北方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在此时吃上一锅炖羊肉,更有御寒滋补的双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