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西省的北部。朔州三面环山,四季分明,是全国著名的避暑胜地。那么对于朔州人来说,在冬至时节一般会吃什么美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了解一下朔州过冬至的美食习俗。
问:朔州冬至吃什么?
答:有的朔州人会在冬至的时候吃饺子,有的朔州人会在冬至的时候吃豆芽。不过大部分的朔州人在过冬至的时候都是会吃饺子的,而且还是莜面饺子,是不会吃汤圆的。
冬至要吃什么才好
1、饺子
在很多重要节日里,饺子都是北方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冬至也不例外。民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方地区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一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名医张仲景。
相传东汉年间,张仲景辞官回乡。他回乡时正值冬季,看到许多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将羊肉、辣椒及驱寒药材一起熬煮,然后捞出羊肉和药物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食品,用原汤煮熟后分给前来求药的人。人们食用后浑身都暖和了,冻伤的耳朵也好了。这个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根据娇耳的形状和谐音,改名饺子,在冬至这天吃了御寒。故而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
2、汤圆
古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人们将冬至视为团圆日,取“汤圆”寓意“团圆、圆满”之意,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家庭和谐、吉祥。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3、冬节丸
潮汕人称冬至为“冬节”,把这一天当小年过。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都要做“冬节丸”。冬节丸是用糯米粉和少量番薯粉搓成圆圆的丸子,做法与汤圆相似,但是不包馅。冬节丸以大小参差不齐为最好,这叫“父子公孙丸”,象征岁末之际一家人圆圆满满。潮谚说:“吃过冬节丸,就算大一年(岁)。”所以,冬至吃冬节丸,也叫添岁。
4、羊肉汤
在江苏徐州、山东滕州、四川成都等地有冬至喝羊肉汤的习俗。“冬至到,羊肉俏”,羊肉可谓是冬季滋补御寒的首选食物,食之既可能抵御风寒,又可补养身体,有些地方还有“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的说法。
5、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食馄饨之俗由来已久。“馄饨”与“混沌”谐音,冬至日人们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