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之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如下表: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霄动而长。
巳是起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味。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恩,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十二地支分别代表自然万物的生、长、壮、老、死各个阶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重要内容。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指导农业生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医学中的作用被大多数人忽视,在《黄帝内经》中有一段与节气有关的论述。“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峙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从上述可知节气在传统医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天人相应理论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医学中应用的思想基础。有学者认为:“以人体的生理结构而言,人体的肋骨共有24根。这正好是二十四节气的数。另外人体的四肢大关节共有12个,每一个关节由两个组成,合起来共24个面。而关节与节气相关,与天气变化有关”,这正是天人相应的体现。
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影响人体的变化是通过“肺主气和肺主治节”的功能来实现的。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应用是广泛的。例如二十四节气与五运六气学说关系密切。五运六气学说对传统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宋朝五运六气学说盛行,这对后来金元四大家的学术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少学者认为五运六气是古代的独特看历法,简称“五运六气历”,而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二十四节气与五运六气两者的关系密切。五运六气中的主运、客运、主气、客气的时间段的划分都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坐标的。如主运,其概念为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推算方法为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
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另如土气,其概念为将一年平均分为六个阶段,依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的次序分别由六气主持,时间固定,年年不变。
推算方法为从大寒开始,为初之气,由厥阴风木所主;春分(3月21日)开始为二之气,由少阳君火所主;小满(5月21口)开始为三之气,由少阳相火所主;大暑(7月21日)开始为四之气,由太阴湿土所主;秋分(9月21口)外始为五之气,由阳明燥金所主;小雪(11月21日)开始至大寒为终之气,由太阳寒水所主。以上可知二十四节气在五运六气历中起重要作用。没有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则五运六气很难产生。
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