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常用的成语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叫做“一丘之貉”。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周公旦告成王曰:‘伯成之言,与寡人政不同也。是以伯成常与先王之官佐争议,寡人实闻之。伯成专以长,不与人谋,唯伯成之是欲行。后世必有悔於伯成之门。若伯成当国,终为一丘之貉。’”意为当政者如伯成,处事不周而难以得到众人的认可,说白了就是“这些人都一个德性”。
言下之意,伯成虽然努力地支持先王,却不听取他人的建议,仅仅依据自己固执的想法去行事。如果伯成继续统治,就将变得一团糟。在这个成语中,“一丘之貉”形容同类的人,大体上行为方式和素质大致相同,让人难以避免地将他们归类于同一类人。
那么这个成语涉及到的是一种行为方式,具有什么方方面面的典型表现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没有自立思考、缺乏自立判断力的问题。这种人缺乏自立思考的能力,无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评估情况,不能在不同的观点之间进行权衡,而是轻易地接受别人给他们灌输的观点和知识,成为半吊子式的学习者。他们的智力水平往往不够高,也没有什么渴望知识的热情,许多事情完全不问东问西,不问原因,类似于“不怕问为什么,就怕随便答”。
其次,这种人没有创造力。因为他们没有自立思考能力,所以自然也不具备创造性。他们只做自己能够理解的事情,不愿意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去解决问题,不愿意勇于尝试和冒险,难以在工作或者学习中有所突破。
再次,这种人缺乏判断力。因为他们往往对众多观点持人云亦云的态度,而不是自立思考来获得自己的判断力。往往轻信他人,从而导致贻误大事,乃至后果不堪设想。同样,缺乏判断力的人面对复杂的事物时,很难从中读出重点,无法很好地进行区分和抉择,徘徊不定,不知道该采用哪种方案或者策略。
最后,这种人容易沦为跟风者。对于任何时髦的事情,这种人都会匆匆跟上,但同样当新鲜感过去后,他们也很容易跟随别人的步伐转而向另一方向走去。他们的价值观缺乏根基,缺乏自己坚定而自立的立场,常常会毫无章法地转换方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总之,成为“一丘之貉”需要对生活中的事物一无所知、企图走捷径、缺乏判断力与创造力。而避免成为“一丘之貉”则需要单纯地探索事物、想得广及深入、拥有清晰判断力与大胆创造力。只有这样,人才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拥有自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成为那些炙手可热的人才,从而走出人生的精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