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易经》的产生众说纷纭,有说它大约产生于5000年前,也有说它大约产生在7000年前。不过受到大众认同的成书年代大约在商末周初,对于《周易》的内容,大多数学着认为是来之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
关于河图、洛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圣人伏羲以此画出了先天八卦。除了伏羲氏时代外,传说这匹龙马还有另外几次负图而出,轩辕黄帝时,帝尧时,这种神迹都出现过。
河图、洛书最有名的出处来自于《易传·系辞》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并据此认为八卦就是根据这二幅图推演而来的,从而成为易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历代皆认为它们是"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所以多少世纪以来,它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公认为是中华文化之源的千古之谜。
真实的历史往往可能很简单,就是河图不是上帝遣龙马所赐,而是河洛先民的伟大创造。近年,有学者提出"河出图"的"河"不是黄河,而是活动于河洛地区的古老部族有河氏,"出"是奉上、进献的意思。意思是有河氏把这个部族创造的有着特殊含义的图献给了伏羲氏。这种观点的意义不在于结论是否成立,而是把河图请下了神坛。
人更三圣、历世三古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 。
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周易》经文深奥简古,春秋期的学者阅读起来已感到十分困难,于是,解释经文的文字开始出现,历史上称为《易传》,《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是孔子所著。
《易经》又有“人更三圣,历世三古”的说法,它的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书中内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完成,即“三圣”。也有人认为爻辞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所写,那为什么三圣之中没有周公呢?根据汉儒的解释是,因为古代的宗法观念,子从父,所以把周公忽略了。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
三种《易经》
最原始的《易经》有三种:夏代神农的《连山易》、商代黄帝的《归藏易》、周代周文王的《周易》,并称为三易。
《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连山易》在东汉时尚存于"兰台",后来,《连山》与《归藏》长期亡佚,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千古之谜。《连山易》以艮卦为首,艮卦代表"山",《连山易》的意思是"如山之出云"。《连山易》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坐标,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观论来指导概念论的辩证方法。
《归藏易》是黄帝时代所用的易, 以坤卦为主,坤是纯阴,一切阳能"归藏"到纯阴的境界里去了。归藏,传统认为是商代的《易经》,汉唐时代随日本遣唐使到日本,中国在解放后以后已经失传。
传说中,商人的祖先为“契”。契的母亲叫简狄。简狄为有氏之女,曾与两位伙伴去河里洗澡,见到玄鸟(燕子)落蛋,简狄捡起玄鸟蛋而吞下去,就怀了身孕,然后生下一个儿子,即“契”。于是商人以玄鸟为其图腾标志。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中“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反映。既然殷商的祖先出自母亲简狄(和玄鸟),那么他们的一切都是这个伟大的母亲给予的。于是,殷商将“夏易”的《连山》卦改为《归藏》,由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即一切都来自母亲简狄,引申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于又归藏于地。
《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说《连山》、《归藏》、《周易》是三种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的。《连山》、《归藏》易经失传,只有《周易》流传了下来,虽然这三易有所差别,但其核心内容大同小异。
“三易”和八尺神照镜
八尺神照镜本是我国春秋时期按照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制作的镜子用在祈福、祭祀、化解凶煞、风水布局等使用,古代也叫做仙山镜子,因为后来因为战乱制作工艺失传。日本在汉唐时随遣唐使将制作技术带到日本,到江户时代末期还有制作。上面图案繁简程度按照 阳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和阴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排列。八尺神照镜子都有镜子柄代表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上面雕刻有制作镜子师傅的名字为的是物勒工名。
结语
《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像《周易》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成书难以一蹴而就,肯定需要从一个从雏形到充实、完善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多人乃至数代人的构思、采辑、撰写、订正、增补与润色才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文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账号】可命理学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you_are_bestfriends_或易家讲坛
3.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