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颗华盖星加身,搞啥啥不行,唯独学习玄学溜得飞起,稍微花时间看看,就心领神会,领悟特快。
阴阳五行理论应用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叫四柱八字;应用到人的身体上,叫中医;应用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叫风水;应用到测每件事情的吉凶上,叫算卦。
深入学进去了,发现这一套体系逻辑的缜密,应验的准确和实用性,实在是超出了今天人类的心智,也不像是如今博物馆出土的殷商和春秋战国时代只会做那么粗糙文物时期的人类智商,可以原创出来的。就跟做数学题一样,会用数学公式解题,和自己原创性的创造出这个数学公式的难度系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难度系数。
写《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认为智人是由于偶然的“基因突变”产生了“认知革命”,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最终的人类文明。现在的学者也都说,是上古的先祖们经过了对宇宙的观察、对自然的观察,然后在各个领域积累而来。
但看2000多年来,在易学上,都是在周朝到东汉时期流传的版本上,拿来运用,和加各种注解,就再没有人可以突破和超越的。不光如此,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和智慧,也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下子蹦出来,后面的2000多年,也没有人可以超越。
按照人类学习的正常情况,如果这些是积累而来的话,一定是越积累越进化,越积累越完善,越积累越高深。但2000多年里,都没有可以超越的,是人越变越蠢吗?
而且为什么偏偏是智人有基因突变,其他生物不会基因突变?
在阅读了不少史前文明的资料之后,我越趋同于易经阴阳五行这套理论,极有可能是地球的上一个高智时代的遗留产物。
1)西周王子朝逃亡,周室典籍散落民间引发的文明昌盛时期
公元前516年西周时期,王子朝携周室典籍逃亡楚国后被杀,典籍流落民间,从而导致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思想的大爆发。感觉像是每个人拿到零散的典籍,因为不是完整版本,只看到了一面,所以才会有互相争论。但从王子朝逃亡都要带典籍,说明在当时这些典籍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是皇权的象征。
王子朝当年逃亡的地方在河南南阳一带,据说典籍也在那一带散落特别多。从春秋战国到东汉时期,南阳一下子出现了历史上4个特别牛的人:命理师的祖师爷-谋圣鬼谷子,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这4个人有个共同点,在术数上都很厉害。尤其是鬼谷子,传闻四柱八字命理学由他所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医圣张仲景,翻阅中医史,基本没有超越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张仲景也不是原创性的,只是把上古时期的《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等古医书结合他的实践的一个汇编订正版。
老子写《道德经》的经历颇为有意思。老子之前是西周类似皇家图书馆的馆长,管周朝典籍并帮占卜,所以老子看了不少周室典籍。很多典籍都是“上古真人”,三皇五帝时期留下来的,绝大部分人是不能看的。孔子当初想看,老子还不允许。孔子是没落的贵族后代,妈妈是二房夫人,他爸去世之后,大房把财产拿走,他们母子过得挺差的。某种程度上,孔子讲学也是为生计所迫。而老子的阶层地位要比孔子高,同时也有才很多。在流传下来的书中,会看到不少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孔子一直到晚年才读到《周易》这本书,并且说,要是五十岁的时候就能读到这本书就好了。就是因为孔子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没有机会读到这种周室秘藏典籍。这种书只有史官、天子、以及王室成员才能读到。
老子当时是跟王子朝一派的,因为王子朝失势,老子就打算隐居了,经过一个山的关口,被尹子喜拦住不让过(为丹道界的文始派开创者),要他一夜之间把他的学问记录下来,《道德经》总共5000多字,又是仓促的一夜写下,前后章节逻辑关联性不强,偏向于散文体,所以更像是老子自己读周室典籍的读书笔记心得汇编。
孔子的书,其实也是各种汇编,他周游列国,到民间收编然后汇集成书。孔子当时想把自己汇编的书收录到皇家书库里,还被老子拒绝了。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孔子的书的水平跟周室典籍相比还远不够。后来看到了周室“礼书”部分典籍,所以他的传世经书中,有不少关于礼的论述。
道家的另一个人物庄子是楚庄王的王室成员,因为王子朝逃到楚国,庄子有机会看了不少典籍。因庄子需要躲避各国势力对周朝典籍的来源追缉,在庄子的书里,用了隐喻和比喻来掩盖。而且庄子的书里,对孔子还是有一些嘲讽的。
因此看下来,中华智慧昌盛时期的经典,都不是自己原创的,源头都指向了散落民间的周室典籍。而周室典籍的来源,则是中国神话中的“三皇五帝“,接近于”神“的角色。
2)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也就是大概西周末期,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那个时期不光是中国有诸子百家,其他地方的圣人们也是同一时期出现。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以色列的希伯来先知、印度的释迦牟尼,然后形成了今天人类文化的不同文明。
第一种是希伯来文明,延续到今天的形态就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文明叫做救赎型文明。
第二种是古希腊文明,延伸到今天的形态就是理性精神和科学体系,这一文明的终极意义是现实世界的知识真理,求知是人的终极追求。
第三种是印度文明,延续到今天的形态就是印度教、佛教(他们的来源是古印度教),为解脱型文明
第四种中华文明,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
在这四种文明中,除了古希腊文明,其他文明都有王室影子。希伯来的先知比如摩西,是被公主收养成为埃及王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之前也是王子;中华文明则是因为周室典籍散落民间所致。对于古希腊文明,一直都有争议,有人认为这个文明是虚构的,因为古希腊的历史全部源自希腊一个叫做荷马的盲吟游诗人记录的《荷马史诗》 今天所能看到的荷马史诗的旧抄本,最早也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在之前的记录没有,加上史前希腊文字还没有被发明,另外希腊属于多山贫瘠地,也不是很适合文明的起源。
Anyway,不管如何,各大文明发源时期接近,加上源头又都有皇室加持,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偶然巧合,还是真的有所谓的从“神统治的时代”到“人统治的时代”?
3)各文明对万物认知的相似之处
中国易经: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有阴阳两面,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医,四柱八字和算卦
印度吠陀经:认为万物由“土、水、火、风、空”五种元素构成,有Purusha(阳性)和Prakruti(阴性)两面。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阿育吠陀(Ayurveda)医学,印度吠陀占星术
古希腊:认为万物由风、火、水、地四种元素构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今日的芳疗精油学说和西方占星术
4)苏美尔文明与《黄帝内经》的上古真人的呼应
根据目前苏美尔出土的文物,苏美尔人在6000多年前就知道太阳系中所有天体,比如天王星和海王星,还会做白内障手术。
它出土的“苏美尔王表”中国王的寿命能活到成千上万年,跟《黄帝内经》里描述的活上千万年的“上古真人”是呼应的。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而“上古”就是“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的时期,跟苏美尔王朝时间一致。
感觉在我的有生之年是无法得知谜底了,且记录下来做一个归纳。
但感谢冥冥之中有这样的契机,让我有机会打开了古代智慧的一扇门,得以一瞥当中神奇和精彩,再继续前行,争取活出来到世间的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