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忌婚嫁,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关涉到了婚嫁习俗的种种方面,是对我们文化传统、婚姻制度的一种生动诠释。
为何正月十八忌婚嫁?
正月十八忌婚嫁,是民间流传的一种传统习俗。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正月是一个农忙的月份,这时候正值着春耕备耕时节,因而人们忙于耕田、播种和栽花等活动,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料理婚嫁的事宜,于是就有了忌婚嫁的习俗。
正月十八还有着“寒露贯耳”的说法,意味着此时天气依旧十分寒冷,尤其是北方的冬季气候非常严峻。因此,这样的恶劣天气并不适合进行婚嫁活动,以免新人受到身体上的伤害和风险,这也是忌婚嫁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根据传统的信仰崇拜观念,正月十八这一天恰好是鬼门大开的日子。由于古人认为鬼门大开之时阴气极重,正是厉鬼作乱之际,因此忌婚嫁也是为了避免新人在婚礼上受到邪恶势力的干扰和伤害。
忌婚嫁的影响
忌婚嫁虽然是尊重和遵守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但是它对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忌婚嫁反映出我们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件相当严肃和神圣的事情,人们应该尊重婚姻制度和个人的婚姻选择。其次,忌婚嫁也反映出传统观念中对待婚姻的态度和更高的规范要求,让人们懂得,每个人都应该有对待婚姻的责任感和承担婚姻的义务。最后,忌婚嫁反映出文化传统中崇尚和信仰阴阳五行思想的特点,人们相信通过遵从忌婚嫁这一传统习俗来使自己和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正月十八忌婚嫁,为什么?](/Uploads/image/20231226/08/11666090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