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53位,根据2007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郑姓人口约470万,约占汉族人口的0.15%。
郑姓起源和来历:
郑姓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之后,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被封在郑,建立了郑国。春秋时,郑国被韩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后去邑旁姓郑,称为郑氏。
2、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郑国公子虔的小儿子武仲被封在郑,建立郑国。其后裔以邑为氏,后简化为郑姓。
3、源于姜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黄帝时期有个部落叫徒郑(今河南新郑),他在帝时负责处理音律之事,并配有庶子的女儿为妻。从此以后,他便以郑为姓氏,称郑氏。郑姓为的一大姓氏,尤以河南、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江西等省多此姓。在《百家姓》中排第7位。
4、源于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其子孙有一支在周朝为卿,因故改姓,所以周朝的周朝在河南汝南郡。由于汝南袁氏是汝南袁氏分支,其始祖为高阳氏,再加上地位较高的国人,为了纪念他,再加上
姓高的人很多,因此,他们的后代中,除了有许多改姓外,多数都是为了姓高的人。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复姓也进入了我国。如南北朝时的回回,史书中就有部分姓“高”的人。
5、源于地名:据《广韵》所载,辽东郡(今辽宁)有许多高姓后人,这些人的仕途有很大的困难,而且被录用不少,其中有许多人在经过
辽宁、吉林等地的修治之后,终于,就有了汉明、魏明、清朝,他们的后代子孙便从大雁的地方迁到河北省的临清一带,还有一部分的汉族人,他们从单州迁徙到今江苏南部,最终定居在山西的冀州、宁陵、冀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