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所说的,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后,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告诉别人,这些人后来就成为他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团体,这就是佛教形成的过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来说,包括了信仰的成员、团体的制度、以及团体成员所作的事情。
为什么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佛教还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流传那么久?为什么在两千五百多年后还非常地流行于今天的世界各地?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它有一个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其次,它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基础和教理;并且,还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信徒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说,因为佛教具备教主、教理、教团这三个要素,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学就是对于佛法、佛教的内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团的哲学思想、行为现象及其历史文化的各种研究。有点类似西方的“神学”,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学问,都属于哲学的范围;因此,佛学也可说是以研究佛教为主的哲学。不过,现在佛学探讨的领域愈来愈广,凡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都可以叫做佛学。
佛法、佛教和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则,佛教就不能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从佛教的历史来看,凡是对于世界有贡献的佛教徒,他一定不仅仅是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位学问家,一位大修行人及社会工作者。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能受到广大世界的欢迎和重视。禅,在印度就是禅定,在中国才形成禅宗。其实不管佛教的哪一宗、哪一派,禅定都是共同遵守、共同修行的项目。能够使心清净及安静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禅。
净土则是佛教对这个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来说,除了我们人间的净土之外,还有天上的净土和佛国的净土;而且在佛国的净土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佛及不同的净土。净土的共同性是没有犯罪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现象,所以以另一种自心净土,是在各人内心的体验。
曾经有一位美国旅馆的老板告诉我,他经营这个旅馆非常的辛苦。我说那是很正常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地方;老板娘则很感叹地说,美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个娑婆世界,一样非常的辛苦。
那么,在佛国净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会的!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工作去换取。在净土里只有精神体而没有肉体,所以很多因肉体才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了。这种净土的景况,当信仰非常坚定,并且有功夫把心安定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人间也可以体会得到。
禅宗和净土宗都根据佛法,而且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各有不同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些,这也算是一种佛学。
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一位很有修行、很有学问的人,也提到我有一个博士学位。但是有人就批评说:“做个和尚哪里需要博士学位,哪里需要那么多学问啊!”其实,不论在今天还是在历史上,凡是很有贡献的出家人,都有很好的学问。如果我没有学问,今天我就没有办法在这里对诸位知识份子做这样的演讲。
也有很多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不需要学问,而且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个不识字的人。其实,这并不是事实。《六祖坛经》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种以上的佛经;六祖虽然不是一个学问家,但至少他对佛教的经论却是懂得很多。事实上,虽然禅宗不立文字,但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之中,禅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另外,也有人说:“既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西方,净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么学问,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些都是懒人讲的懒话。净土宗的很多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许多的文字,引经据典的说明净土是非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净土宗的经典,有很多是需要对照梵文才能够理解的。我虽然是一个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不敢说全懂,不过我也出版了一册《念佛生净土》,欢迎参考。禅的修行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五停心观”,要我们的心先安定下来,进而能够解脱。
第二类是用中国禅宗“参话头”的方法,把我们的妄想心全部粉碎掉。这时候自我中心不见了,智慧也就显现出来,这便是开悟。
禅的修行方法,首先厅让身体、头脑和心情放松下来,然后心才能够安定下来。我常常教人简易的放松方法,就是注意自己的呼吸,在紧张的时候、有烦恼的时候都可以拿来纾解;这在平常的生活里已是够用的,但是,如果继续深入,则要请老师另外指导。净土念佛而独立成宗,是只有在中国和日本才有的法门;它重视信仰、发愿以及修行;修行的方法又分两种,一种是专心的念佛,一种是要修发菩提心等三种福业。
信,是信阿弥陀佛发的愿:即任何人相信且发愿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能够去。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专心的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要听你自己在念佛的名号,让你的心不断的在佛的洪名圣号上。这和我刚刚说的看呼吸的方法是类似的。
但是除了念佛以外,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行为——身、口、意也要清净,还要修三种福业。否则仍然是不能去净土的。当然,如果信行不足,光靠愿生,即使因为佛的慈悲勉强去了西方净土,还是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
佛教的精神就是要学佛和成佛,而如果要成佛的话,就要先从菩萨做起。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享福,而是帮助众生离苦。因此,要求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起这种利他的菩提心。
很多的中国人以为,修净土法门,只要念佛就够,事实上,还要做很多慈悲事业。也就是说,先把我们人间照顾好了以后,自己再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才比较可靠。
过去,欧美的西方人士愿意接受禅的修行方法和观念,但是很不容易接受净土宗;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相似佛国净土的基督教天国思想和信仰。可是依我所解释的净土思想,相信西方人士也可以接受的;念佛可以使心安静下来、使身体减少痛苦,进而生出智慧;如此便能消除烦恼、排除困难以及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念佛虽然能生西方,但不一定为了生西方才需要念佛。
曾经有一个婆婆老嫌媳妇不孝顺,常常数落儿子和媳妇的不是;她的媳妇听了很烦,所以也常常诉说婆婆的不领情以及顽固,甚至想要把婆婆请出去一个人自己住。结果,他们两个人一前一后都来见我。我劝那个婆婆从今以后不要再叨念儿子和媳妇,越念会越倒楣,要念还不如念阿弥陀佛,念佛会越念越有智慧、越有福报。
至于那位媳妇来找我抱怨婆婆的时候,我也劝她不要老是埋怨她的婆婆,要念就念阿弥陀佛。后来,由于婆媳都念佛,两人从此相安无事,可见这个方法很有用!
法鼓山“四众佛子共勉语”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声声阿弥陀佛”。如果你把对别人讲坏话、说闲话的时间,都用来念“阿弥陀佛”,你一定会有很好的人缘,很高的智慧;那么,也就没有烦恼了!所以,净土宗的念佛法门是很有用的。禅和净土都是实用的法门,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已经可以得到很大的身心利益。过去,很多人都误解,以为学禅就是为了开悟,不开悟就等于白费;修净土就是为了了生死,未去极乐世界之前不知道有没有用。
其实,不管是学禅还是学净土,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得到好处,而且也能开悟,也能往生净土;开悟的人一定可以生净土,未开悟而愿生净土的人,也可以生净土,生到净土的人也必定能开悟。法鼓山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与今天的主题有关;因为在我们未成佛之前,先要把人做好,在未到西方净土之前,先要做好人间关怀的工作。法鼓山用各种方式的教育来做好关怀的工作,关怀我们人间的社会;同时以关怀人间社会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的目的。
我们这个世间不是净土,常常有暴力、犯罪、灾难的情况;但是我们还是要照顾人间、关怀人间,不要老是只关心自己的安全与幸福,而忽略了人间社会的安全与安乐。如果自己遇到了一些不幸的事件,那正是让我们成长的因缘、得到更多经验的机会。我们常常希望得到佛、菩萨的帮助,为什么我们不学一学佛及菩萨,让别人遇到我们,也像遇到佛、菩萨一样,而得到帮助。
我们佛教徒,不管是修禅还是净土,都是在学菩萨、学佛;否则的话,就不能开悟、成佛。也就是说,对他人和社会大众没有关怀、慈悲,想要修行成功是不可能的。所以,信佛就是学佛,终究要使自己的人格和佛一样;这跟西方人士只能信神,不能学神的宗教不同。我们要学习的是佛的智慧与慈悲,那者是信仰佛教的目的。
在信佛与学佛之后,我们就能得到佛、菩萨、护法神以及其他贵人的帮助。因此,佛教是以学法为目的,而法就是佛所说的禅和净土等的修行观念及修行方法。而法是从佛而来,经过僧一代一代地从印度传承到现在。如果有人说他自己没有传承,自己就是佛,那是有问题的;那也许是另外的一种新宗教,但绝不是佛教。我则是通过我的老师传授和证明,把佛所说的修行方法和修行观念介绍给大家。这才是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