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文字一直都是文化的载体,在中国,我们的文字可以说是先进的,也是发展历史较为深远的,看起来好像我们的文字发展的很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其实中国文化也不是这么轻松发展起来的,它并不是这么的一帆风顺。
比如我们说说国内的政权,当少数民族夺取了中原政权时,他们有没想过将我们的文明改变掉?其实是有的,少数民族也想将自己的文化输入汉人脑子里,还有他们的文字。不过他们的文字当时还不怎么方便,也没有汉字那么容易记忆。
不过少数民族一旦入侵了中原,那么肯定会对中国的文化造成一些影响,要说对当时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契丹,世界上知道契丹文明的人很多,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华夏文明。
在清朝的时候,满人是很想把中国的文化给取代的,但是他们当时为什么不实行满文呢?他们把汉人当成了奴隶,还想让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引起了汉人的不满。但因为汉文化的魅力太大,清朝当时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汉化,他们无法摆脱汉字、汉文化带给他们的阴影。
不得不说我们汉人的文化魅力实在太大了,在治国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那些满人和蒙古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通常都是要参考到我们汉朝的一些书籍的,尽管他们不喜欢我们的汉人文化,可是却怎么也抹杀不了我们的文化价值,包括皇帝在内对汉文化的学习也是非常严格,是有计划的。
满人皇帝和贵族们是比较多才多艺的,他们会满语、蒙语,甚至还会藏语,这里面最难记忆的就是满文,所以不好推广。
而且清朝刚开始搞文字狱,后来发现朝中无人可用,慌了,开始搞科举,刚开始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没人愿意给清政府服务,都不参加科举,后来清政府又出奖励措施,又一次次卑躬屈膝去求汉人回来做官,地主阶层的文人才慢慢回到朝廷中去。
平民阶层的文人也不想做官,宁愿归隐山林博个清名,清政府对他们采取恐吓状态和欺骗,让他们来参加考试,然后强行录取,他们内心是不愿意给清朝做官的。
文化的融合,相对于那个时候还是比较奇怪的,特别是落后的民族,征服先进的民族之后,通常都会被先进的民族文化所覆盖,这是他们比较害怕的事情,虽然他们很排斥,但是最终还是被汉化了。
女真本来是没有自己的文字的,后来在清朝,他们在东北的一个小边境里,创造出了满文这种东西,也没什么人认识,群众基础比较低,而且难学难记。
不过清朝的皇帝还是加大了它的推广,希望大家可以接受满文,皇太极还对满文进行了一次修改,不过这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虽然在字母方面变化的比较大,跟之前的文字也不太相同,不过比起汉字,还是显得很落后。
因为这个时候文字还是没能推广到全国,所以满文还是比较可惜的,因为不能得到大部人的认可,更无法让知识分子广泛推行它。后来,乾隆年间的时候,乾隆皇帝再一次对这种文字进行了改编,他这次汲取了汉字的特点,不过这种看起来像汉字的字体,仍然没有什么用。
满文跟汉字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很生硬的,还仿造了其他民族的文字,没什么可用性,也没自己的特点,所以满人百姓也不喜欢用它。皇帝心里其实自己也知道,他们不想放弃,他们觉得满文还是有一丝希望,可是汉字的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说到底,他们只是不想放弃他们的民族身份认同。
满清高层知识分子,他们想要写书的时候,用满文肯定是比较麻烦的,写出的书也不容易流行。科举考试如果用满文,也不如汉字体面。
后来在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满清的统治者觉得,想要用满文来统治天下是不太可能的了,因为汉字实在是太高级了,而且之前用的人也比较多,所以满文根本敌不过他们,汉文化仍然是主流,因此,最后统治者就放弃自己的文字,改用汉字教化百姓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