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的社会性,强调其对家庭、国家的责任,重视用道德力量约束人;关注人的现世、重视人的生命、强调人的名节,它对中国 人格的塑造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42-02 社会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的导航,指引着人的发展方向,塑造着国民人格,所以不可不认真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至今对国民仍有影响,反思这种人生观、 价值观对我们认识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意义。 中国传统社会对人性的认识有四种:即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战国初期人世硕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 先天的本性,还需要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 战国中期的告子、告不害则认为,人性无善恶,善与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人性之无分于 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对我国传统社会影响较大的是儒家的性善说和法家的性恶说。对我国传统社会影响最大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性善说。战国中期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 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特征。
” 他也认识到人心 与生俱来的善端要形成为道德观念还需要后天的培养,就是他说的存心、养性(存心就是存 养这些善端,养性就是培养这种善端,使其不断发挥完善)。后来,又有“性三品”之说:把 人性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非子的人性恶论师承荀子。战国中期的荀子认为,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 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韩非子师承荀子人 性恶思想并把它发展到极致。认为,人性是恶的,人性自私且不可改变;人们的一切行为都 是为了利;一切人包括亲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一种利益算计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不讲人的独立性、自由性、个体性,而强调人的人伦性、社会性:不重视人的权利,只强调人的社会道德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社会性,强调人伦关系,这种人伦关系主要指君臣、父子、 夫妻、长幼,朋友五伦,其中最主要的是君臣、父子、夫妻三伦。
君臣是一种政治关系,要 求君慈臣忠,后来发展为“君为臣纲”,越来越单方强调臣对君要尽忠。父子、夫妻都属于家 庭关系。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血缘关系、家族责任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最为关注的内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现世、重视生命的表现。 每个人都作为人之子(女)、人之父(母)、人之夫(妻)、人之兄(弟)等角色而存在。男性之长是家庭的家长,执掌家庭一切大权,对子女有绝对的权力,对外则要对帝王尽 忠,承担家族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子女要孝顺父母,不孝要受法律制裁;妻子要遵从丈夫, 否则可能被扫地出门。更为重要的是,男性(包括其妻子)对家族要承担传宗接代、延续香 火的重任,男子无后是最被人耻笑的,作为妻子如果不能完成这个责任很可能要被清除出去。 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强调生命价值观。首先,表现为珍爱生命、追求长寿。福、寿、禄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三个价值目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对人最为美好的祝福。百姓 中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信念,有在艰难困苦中顽强生存的生命力。道家炼丹妄图求长生不老, 帝王被称万岁希望自己永驻于世。其次,表现为重视传宗接代,追求多子多福。中国传统文 化重视家族观念、强调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家族实际上就是个人生命的放大,传宗接代就 是个人生命的延续,多子多孙意味着生命的强大。中国传统文化讲多子多福,讲“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断子绝孙则是对人最为恶毒的咒骂。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国人注重功名,希望流芳百世,名垂青史,重视立功、立言,讲求功成名就,这实际上是生命 价值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立名、立功、立言是生命延续的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把政治与伦理结合起来,强调“以德治国”,注重教化,促进了伦理价值观的形成。 重名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德治国”,讲求政治伦理,所以非常强调人的道德品质、道德形象,并依此把人分为圣人、君子与小人。小人意味着对人格的否定,圣人不是谁都做 得,君子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是志士仁人追求的理想人格。所谓君子,从内在上说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外在上看能够坚守道德原则、以德行立世。名节、气节是对这种德行操守的 一种褒扬,所以志士仁人一方面追求“内圣”,即内在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则高度重视自己 外在的名节形象。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于谦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重名声。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传统社会,道德人格是最基本的人格,道德评价是对人格最根本的评价。“忠”、“孝”、“节义”之类的道德评价是对人格的肯定,“不忠”、“不孝”、“不 仁不义”、”不知廉耻”之类的道德评价则是对人格的基本否定,“不要脸”则是对人最为羞辱 性的谩骂。在稳定性超强的熟人社会,一个人一旦遭到道德上的否定,就很难在世上立足了, 所以有“吐沫星子杀死人”之说。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人们格外重视自己的名声。 中国传统价值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人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法家崇尚“势”即权力,都把掌握政治权力视为最大的 价值所在。 传统中国人重名,罕言利、羞于谈利,但对多数人而言并不是不重视利,而是把它与政治追求结合起来。一来,这与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商,靠 从商获利,机会不多,而且商人的社会地位极低,即使有了钱,也不被尊重,谈不上名望。 二来,这由传统中国的政治价值观与传统社会的礼制制度决定。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认 为人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治国、平天下;法家崇尚“势”即权力,把掌握政治权力视为最大的价 值所在。
中国传统礼制社会根据人的政治地位把人分为几等,并把一个人的物质待遇与其政 治等级、权力大小结合起来:政治等级越高,享受到的各种规格待遇就越高,即所谓高官厚 禄。所以,把利禄与功名(即政治地位)结合起来,追逐权力、追求功名利禄就成了传统中 国多数人的价值诉求。 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从政价值观的高境界,仁人志士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一些从政者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些从政者则视“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的社会性,强调其对家庭、国家的责任,重视用道德力量约束人;关注人的现世、重视人的生命、强调人的名节。生命的长度表现为寿、多子多孙、 香火不断,甚至功名留世;生命的厚度表现在功德大小。所谓功德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表现在 政治上的贡献。政治上的功德本义在治国、平天下,但对一般俗者而言说,往往表现为追求 富贵利禄。有了政治地位自然就有了利禄,有了富贵。长寿、子孙满堂、利禄及随之而来的 富贵都拥有了,对中国人来说人生就美满了,这种美满常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尚书?洪范》 把美满人生归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汉朝桓谭 《新论》又把人生五福概括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福、禄、寿 “三星高照” 是传统中国人最美好的祝福。 关注现实,重视生命,锻炼了中国人对人生苦难的耐受性;关注现实,注重名节,使中国人有很大的牺牲奉献精神。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又使中国人缺乏对现实的超越,缺乏 坚定的精神信仰和人生坚守,易于随着统治者思路的改变而随波逐流,随着社会约束的减少 而放纵私欲,无所顾忌,从而也影响了社会软实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