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老鼠人,殚精竭虑的活着。偶尔踌躇满志的时候,也会望一望外面天。
今日的B站未必是所有互联网亚文化的发源地,但一定是亚文化的熔炉、催化剂和展示板。从早年的哲学银梦梗到后来的缝合抽象文化,小众的亚文化群体在这里报团取暖,以二创作品吸引路人。新入坑的粉丝如同蝴蝶传粉般,把特定的亚文化用语和梗传播至其他平台,推送到普罗大众面前。
“老鼠人”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亚文化圈子,我接触到这个词的契机便是B站的个性推荐。记得那个从首页推给我的视频内容是一个自称“三十岁底层废物”中年男人在上海打零工的日常记录。
和普通的生活向Vlog不同,他的视频成片质量可以用低劣粗糙来形容,但播放互动数据却高得离谱。评论弹幕满是阴阳怪气的表情和嘲讽,简直是抽象口嗨爱好者团建现场。
这位UP主昵称中的“鼠人”二字勾起了我的好奇。什么是鼠人?翻阅网络资料后,我试着为这个词写一段简介:
老鼠人,最早起源何处已不可考,常见于抗压背锅吧等素质贴吧,后被抽象圈KOL抽象带篮子活用于直播并加速出圈。
作为人上人的反义词,老鼠人指代的是那些自认为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因此对未来不抱希望的人。
B站UP主废青会社在他的专栏《他们都说我是“老鼠人”》中写道:
我不是后浪,也不是屌丝,我曾想过无数个邋遢、恶心的词语形容自己,但都没有老鼠人来的贴切。
肮脏的下水道里,一只老鼠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它的皮毛油光发亮,两只手抱着偷来的垃圾,望着下水道外面的天,灯红酒绿、车马喧哗,正当它踌躇满志想出去看一看的时候,肚子叫了,它只能吃掉手里的垃圾,再去找下一个垃圾。
我是一个老鼠人,殚精竭虑的活着,偶尔踌躇满志的时候,也会望一望外面的天。
读罢这些文字,我最先想到的是十年前的网络热词“屌丝”。同样起源于贴吧,同样被年轻人用以自嘲,甚至也都延伸出了各自的独特文化。但如果你稍微多看一些关于鼠人的视频和文字,就能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
同为底层人群,从前的“屌丝”经常和“逆袭”,“崛起”之类的字眼绑定在一起,似乎暗示着这种低迷的状态只是暂时的,生活还有奔头,未来还有希望。有朝一日,昔日屌丝也有机会改头换面,变成仰慕已久的“高富帅”,做一回人上人。
而十年后的老鼠人,他们的一腔热血早已被冷水浇灭,对生活不再抱有幻想和期待。当阶层跃迁成为痴心妄想,鼠人们只能把虚无缥缈的希望寄托于下辈子重开投胎。
两种态度上的反差很值得玩味,在这背后是十年时间里社会、经济、网络舆论风向的变迁。老鼠人的出现,显然是阶级固化、内卷、躺平、反资本等概念与抽象、抗压等互联网亚文化人群的一次碰撞融合。
就像十年前很多人都用屌丝来相互调侃一样,在B站自称鼠人的UP主们绝大多数也只是借着这股风收割粉丝和流量。倘若真的置身底层挣扎无望,谁又会有心思和精力频繁投稿视频呢?
关注了若干位鼠人UP主之后,我甚至发现他们的视频内容都是有套路可循的:
首先是标题,一定要突出自己是个废物老鼠人,把平时那些骂人的话全部套在自己身上,怎么狠怎么来。除了底层废物这种公共标签,还可以在学历上自黑一把,大专生、职校生,都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字眼。
视频内容倒是没太大差异,虽然也有鼠人会记录生活日常,但大家拍最多的还是一日三餐:譬如进城找德克士这种高端馆子,或者自己在宿舍里炮制黑暗料理。
泡面套餐、地沟油炒饭、冷冻饺子,优质的动植物蛋白超出了老鼠人的消费水平,只有廉价的碳水才能带来节目效果。
虽然老鼠人一直在感叹生活不易,但到了饭点必须得踩一脚美国中产,顺便出一口恶气。配上立党老师的反转神曲《我要吃肉肉》,弹幕里瞬间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现在的网友都不傻,“低级红就是高级黑”的道理都门儿清。没人真的在乎美国中产过得如何,借梗炒作引流新丝才是最终目的。
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甚至还诞生了一批海外鼠人,打工待遇、消费水平和治安环境是他们永恒的视频主题和流量密码。
中国赢没赢我不知道,但看到评论区火花四溅的骂战和阴阳怪气的表情,吃到流量的UP主肯定是赢麻了。
我特别留意了一下,一两个月前我刚关注某位鼠人UP主的时候,粉丝不过一两千,如今已经涨到了2万。另外几个专心引流的B站同行粉丝也都在万字头,效率不算低。
B站的创作激励、直播打赏加上每月粉丝充电,后期还能接点广告,对于学生来说,光这一个平台收入作为生活费就绰绰有余了,如果自己本身还有工作的话,日子应该过得挺滋润。
这就使得“老鼠人”的身份变得魔幻起来——一旦积累起粉丝,有了稳定收益,这些UP主自然就摆脱了鼠人的身份。可他们却舍不得这个流量密码,继续自称社会底层,继续日复一日的表演。
这就像是一场魔术表演,演员知道是假的,观众也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心甘情愿在台下当捧哏。因为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大家都在享受这种过程:在老鼠人这里,大伙可以肆意阴阳怪气,尽情发泄现实生活中的戾气。
网上冲浪久了,总有需要宣泄情绪的时候。以前大家把孙笑川的微博评论区叫作互联网厕所,如今遍地是厕所,多到想找一个干净的落脚地都变得困难重重。
更讽刺的是,就连鼠人圈子也存在竞争内卷。同吃一碗饭,竞争者自然越少越好,鼠人之间相互爆料黑历史,指责对方炒作的行径并不少见。
稍微想象一下这个画面,还真有点好笑:月光透过井盖的缝隙照进下水道,两只毛茸茸的小老鼠为了抢夺掉落的食物残渣,在地沟里扭打成一团,溅起一地脏水。
我相信“存在即合理”,即便没有出现“鼠人”,依然会有蚁人、蚯蚓人、蟑螂人等取而代之。我们总是乐于围观陌生人的生活,从献媚表演中获得优越感。
刚关注老鼠人的时候,我也带着一种看小丑表演的猎奇心态。然而当新鲜感逐渐散去,只留下重复表演的麻木。看腻了老鼠人的街头整活,听腻了一声声“兄弟们”,我只觉得机械性打开这些视频的我才是那个小丑。
互联网上的流行文化都是一阵风。我不知道“老鼠人”还能火多久,但有朝一日终会被更博眼球的概念所取代。两三年之后回头再看老鼠人,就和我们现在重新审视屌丝一样,土味且过时。
带篮子陈义接到了广告代言,钱包鼓鼓;B站上的老鼠人混到了几万粉丝,收入稳定;围观群众准时打卡新视频,敲着键盘猛烈输出,好不畅快。
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参考引用:
他们都说我是“老鼠人”,废青会社,bilibili.com/read/cv617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