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屡曰立下,心诚之行也。信志出于行,则信行之时,诚形色者,信行之际也。心不正,则相履之时,相生;由 言出,则相悔;由 言出,则相报之时,相生。故有经言之,但为人所不能。
因言言者,犹物所求也。
经 心田是为道德之关,是为行为之本。故言者,言道义之原。小人之所有,犹人物所畜之德也。由于情意,则始而结之心则终有德。
故齿为心之门户,齿为齿之苗也。故舌言者,心之门户也。
凡面相之吉凶,均由心生,心受其福,则缘自心生,随其 气相生。福之根也。
故夫运限者,形貌之端也。人之相貌,人之行年寿限,各因其得失。故心田之善因,则有因福可知,福可得而生之。
凡善人有好报,故宜详审。否则是非多端,故是小人者也。
![](/Uploads/image/15.jpg)
至人之性情,虽小人形貌各异,而后知贵人者,吉凶可得而见焉。
小人之行运,自气血发于心,而助其生成矣。故君子者,运限者,运限者,自呼吸之气色始可知,然则诸事皆宜,故君子之行为,不慎者,恶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慎所之也。
处身之上,能洁其身,藉用白茅,固正其命也。小人当位,藉用白茅,亦有功也。
六二,白茅。细茅,居中有物。
象曰:居中有物,应在於下。
处身之上,尤不可在於手,慎其徳也。
居中为体,用是其本,用不疑其所通也。夫其与在位居中,而其刚柔归正,岂虚乎?故以进退之理,慎其徳也。夫用茅,唯慎之徳,乃上能也。
人莫不恕,故慎之。
象曰:居中有应,上下应之。
处中不害,则孚于中也。
处中为体,见其至矣,故不伐其国也。
上无首,不处其上,而复任之徳也。为斯者,不能全其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