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椿
以“教化”著称的江南古城嘉定,建县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作为嘉定县治标志的城墙,曾用血与火书写了它的沧桑历史。
嘉定城始筑于首任知县高衍孙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宋嘉定十二年(1219)。起初仅为土城,元至正十八年(1358)为战争防御需要,太尉张士诚遣派将官吕珍到嘉定,改用砖石修砌城墙,并设四个城门和东、西、南三水关。至明嘉靖十五年(1536),又增设北水关,并建楼三楹。
嘉定位于浏河与吴淞江两大水系间,南水关是调节水流的主要闸口。为有效控制水势,明万历十八年(1590),嘉定知县熊密在南水关东南方的唐家浜与南杨树浜之间,开辟了新的水关,名为“汇龙关”。旧说:“浏河水盛应塞南水关,使不直流。而吴淞江水盛时,应塞汇龙关而开南水关,使不迂道。”
嘉定因受到水流潮汛的影响,为了符合风水学趋吉避凶理念,故南面的两个水关开启不定。明万历三十年(1602),嘉定知县韩浚堵塞汇龙关,开放南水关,以便让横沥水快速排入外城河中,此举延续了约60年。到了清初,因浏河与吴淞江先后淤塞,仅石家塘一水自北经县城直流而去。清顺治十八年(1661),嘉定知县吕奇龄重开汇龙关堵塞南水关,后又对吴淞江、浏河进行疏浚,两水在练祁汇合,水势平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嘉定知县闻在上恢复南水关,并堵塞了汇龙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嘉定知县丁国恩虽然重开汇龙关,但采用石栅阻隔。至清咸丰三年(1853),知县冯翰去石填土,此后便一直使用南水关,汇龙关由此废除。数百年来,南水关与汇龙关的开启关闭,由此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古人因笃信风水,明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熊密在辟汇龙关时,曾建有钟楼一座,楼上置巨钟,认为“于方位为卯向,以屹立于龙关之口,于位为负阳而抱阴。”在民国元年至三年(1912-1914)的地图上,汇龙关位于钟楼之西,并标有“朝阳”二字,或为汇龙关的别名。随着城墙的拆除,汇龙关遗迹已无处可觅。民国十三年(1924),江浙战事爆发,浙军封锁城门,南水关成了人们出入嘉定城的唯一通道。据老人回忆,从盐公堂对河上船,即可摆渡到达横沥河桥堍,每次仅收1-2枚铜板。
光绪《嘉定县志》载,嘉定建成城墙后的各城门及东、西、北水关均有门楼。而南水关上曾建有清源殿一座,始建时间不详,占地达一亩,房五间,颇具规模。《府志》载:“神姓赵,名昱,灌州人,隋大业中嘉州守,尝入江斩蛟。”宋真宗笃信道教,曾大建宫观;赵昱也被封为清源妙道真人。但《元史》云:“神姓李,”因而清源殿的神主姓氏不甚明确。传说神的小名是阿太,邑人由此认为庙内供奉的是赵阿太,庙名一直沿传为“阿太庙”。该庙与南门外天财弄里的“水僊(同‘仙’)庙”遥遥相对,是船户的保护神,香火甚旺。太平天国年间,庙遭毁,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
解放初,嘉定城基本完整,南水关上的庙宇虽然破旧,但风貌依旧可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加之城墙已失去防御意义,嘉定的城墙、城楼大部分被先后拆除,城砖则移作他用。水关上方墙体拆除后,仅留有的桥拱成为横跨横沥河面的桥梁,南水关上的阿太庙也早已不复存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居住在南水关不远处,每晚散步时,沿着横沥河陡峭的河岸即可登水关残留的顶部,从那里不仅能俯瞰外城河上来往的船只,还有南门外的齿轮厂及附近的民居。
1991年下半年,政府出资重修了南门水关,修葺了花岗石拱券基础,还在桥拱上砌了青砖城墙,水关旧时风貌得以重现。1992年,南门水关还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政府将南大街两边残留的城墙,分别建成了南城墙公园与南门水关公园。两个公园互为补充。在南门水关公园,不仅可以看到水关的双孔桥拱,还可沿着栈道登到水关顶部游览。从这两个公园保留的残存墙体,可以重温往昔峥嵘岁月。
嘉定环城河是上海目前唯一保存完好,且发挥航运功能的古代护城河河道,前几年嘉定启动了环城河步道贯通工程。环城河宛如一条璀璨的珠帘,串起了沿河大大小小的几个公园,南水关附近坐拥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已经成为那里的重要人文景点。这幅申城的“清明上河图”正沿环城河步道徐徐展开,也连通了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