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六十一位姓氏,闽台、湖北一带是游姓比较集中的地区。当今游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5%;总人口大约有81万多。
游的名义和图腾: 《说文》定义:游,即古代旌旗正幅下沿连缀的垂饰。这是一会意字,甲骨文中游字不从水,像子执旗形。也为游泳之游,古代多用在人名上。
游姓的起源和演变: 游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偃,字子游,其后以王父字为氏。即公子偃之子郑卿公孙虿,公孙虿之子游吉,即子太叔,为郑国正卿,其族为游氏。又晋文侯弟公子成师封于曲沃,称曲沃桓叔,其族也为游氏。姬姓游氏的历史有26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游姓一直是单一的族群,很少有其他基因的流入。直到五代南唐灭闽,闽王王审知的后裔改姓,游、沈、叶三氏居多。所以,福建的游姓有外姓的融入。
历史上游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游姓活动比较狭隘,主要在河南黄河的北岸一带。秦汉时期.河北广平郡发展为游姓的望族。到唐宋时期,游姓已经在福建形成了大族。清朝初期,游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游姓大约13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五位。陕西为游姓第一大省,约占游姓总人口的27%。全国游姓主要集中于陕西、四川、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河北、江苏等。 明朝时期,游姓大约有8万7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福建为游姓第一大省,约占游姓总人口的35%。全国游姓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这二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等。宋、元、明600余年,游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
游姓的传统文化:郡望和堂号 游姓的郡望有冯翊、广平。游姓以美秀、仁和为其堂号。“美秀”堂号典出春秋时游吉。传说游吉貌美才秀,举止文雅,熟于典故。他继子产为郑国相,为政不忍猛而宽。其后代有以美秀为堂号。
楹联游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 仁和大鸿胪;美秀贤大夫。 大鸿胪仁和有礼;贤大夫美秀而文。 立雪程门,恭敬求教;牧羊巨室,力学成名。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游姓历代名人51名,占总名人数的0.1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百五十二位;游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游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九位;游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 游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春秋时郑国大夫游吉,周大夫游腾;东晋末前赵车骑大将军游子远,前燕昌黎太守游邃;北魏东雍州刺史、秘书监游雅,大鸿胪卿、新泰侯游明根;隋朝治书侍御史游元;五代南唐同平章事游简言;北宋学者、监察御史游酢,奉议大夫游醇,直龙图阁游师雄;南宋朝散大夫游少游,丞相兼枢密使、南充国公游似;明朝监察御史游震得,刑部左侍郎游居敬,廉州知府游日章;清朝画家游士凤,画家游旭,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游寿;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游国恩。
游姓血型: 游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6.9%,A型占29.5%,B型占25.9%,AB型占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