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四十九位姓氏,在湘、粤、赣地区特别有影响。当今欧阳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7%,总人口大约有88万。
欧阳的名义和图腾: 欧、瓯等字的主体是区,区字本义踌区,藏匿也,表示众多之义。在甲骨《卜辞》中商朝已有区人。区、欧、瓯作为姓氏都是同一来源。区人即瓯人,也即欧人,与西北方古羌戎族有亲缘关系。黄帝有熊氏部落联盟中有一支以疆为图腾的部落,实际就是区人。区人在商朝时被压迫迁到东南沿海一带,因能制造独具一格的陶器,被称为瓯人。瓯人自迁到海滨之后,信奉的图腾因环境变化而转换,以海鸟为图腾,即海鸥。瓯人因始终是分散的部落,没有形成国家,但在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带瓯、欧的地名,比如浙江的欧馀山等。 阳,在此指方位,在山的南面、河的北面称阳。后人以所居欧馀山之南,称欧阳,其氏族被命名为欧阳氏。
欧阳姓的起源与演变: 欧阳姓源出姒姓。夏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无馀,在今浙江绍兴,后来建立了越国。到战国时勾践的六世孙越王无疆时,越国为楚国所灭,楚王更封无疆之次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其后有欧氏、欧阳氏、欧侯氏等。乌程欧馀山故域在今浙江湖州南之故菰城之升山,到西汉时封在此地的称欧阳亭侯。源出姒姓的欧阳姓的历史有25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外族血液流入欧阳姓的事件出现比较晚。元朝西南地区,贵州黎平府新化县的土司中出现欧阳姓,当代湖南西部的土家族中也有欧阳姓。
历史上欧阳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欧阳姓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进入秦汉,欧阳姓北上江苏、山东、河北,西挺江西,南部跨福建。到魏晋时期,欧阳姓已经西抵陕西、四川,南达湖南。唐宋时,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欧阳姓大批进入湖南、福建、两广地区。 宋朝时,欧阳姓约有2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为百家大姓之一。欧阳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欧阳姓总人口的52%。全国欧阳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约占欧阳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在广西、甘肃、福建、广东等。全国基本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的欧阳姓分布区。 明朝时,欧阳姓约有不足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一百零一位。欧阳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欧阳姓总人口的60%。全国欧阳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这二省欧阳姓大约占全国欧阳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北、四川等。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倾向两广地区流动的欧阳姓分布区。
欧阳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欧阳姓的郡望是渤海。欧阳姓以画荻为堂号。“画荻”堂号典出宋朝欧阳修。欧阳修从小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买不起纸笔。母亲以地作纸,用荻当笔,教子识字。后来官进翰林院侍读,与宋祁等同修《新唐书》,又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秋天开紫花。后人遂以“画荻”怀念先人,以此为堂号。
楹联 欧阳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五副: 泷冈作表;燕市衔哀。 石渠博士;渤海名流。 北州高士;西汉名儒。 文章政事独步庐陵;律吕阴阳秘传汉晋。 弱冠胪传,龙虎萃得人之榜; 大儒纯孝,凤麟毓间世之英。
家训格言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天圣年进士及第,曾官翰林学士,与亲祁等同修《新唐书》。欧阳修以风节自持,“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也若也”。因此,他训诫子孙也以“守廉”、“修身”为本,主张存心尽公,学而知道。提出“藏精与晦则明,养神于静则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传世名言。他平素训子之文不多,重在身体力行,理义尤深,深得后世所爱。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欧阳姓历代名人96名,占总名人数的0.2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三位;欧阳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4%,排在并列第八十八位;欧阳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七位;欧阳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8%,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七位。 历史上重要的欧阳姓人物有:西汉博士欧阳生;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西晋哲学家欧阳建;南朝陈阳山郡公、广州刺史欧阳颁,左卫将军欧阳纥;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五代后蜀翰林学士、诗人欧阳炯,尚书左丞、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博士欧阳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画家欧阳楚翁;元朝修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礼部尚书欧阳德;清朝嘉庆进士、御史欧阳厚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欧阳钦。
欧阳姓血型: 欧阳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7.3%,A型占29.5%,B型占25.6%,AB型占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