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姓名 > 正文

提高姓名心理学研究的可靠程度

2022-04-09 姓名

自古以来,姓名及其对个体的影响一直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为了解开姓名的谜团,中国民间涌现了大量关于姓名的朴素观念,乃至八字、五行等玄学算命思想,认为一个人的姓名能够决定其人生发展。这些传统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不少中国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依然会考虑某些玄学因素,认为根据八字、五行起的名字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中国传统的姓名学诞生于科学技术极度缺乏的旧社会,其观点大多来自于民间的主观经验,没有经过科学的客观检验,判断科学研究可靠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可重复性更无从谈起。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科学的方法范式推动了姓名研究“从主观到客观、从玄学到科学”的思维转型与观念变革。从历史学和语言学的视角,萧遥天的《中国人名研究》描绘了中国人姓名的历代变迁图谱;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纳日碧力戈的《姓名论》则解析了各民族姓名的社会文化内涵。一个多世纪以前,心理学也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姓名的心理与行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然而,与心理学其他研究主题相似,姓名的心理学研究同样存在可重复性问题。本文将探讨姓名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的可重复性,以及未来研究需要如何开展,以提高姓名研究的科学性、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

梳理姓名心理学的四个研究取向

总体而言,姓名心理学有四个不同的研究取向:一是“实际影响”取向,关注姓名的不同维度如何影响姓名持有者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二是“社会认知”取向,关注姓名的不同维度如何影响他人对姓名持有者的人际评价、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心理与行为;三是“自我信息加工”取向,关注人们在加工自己姓名(相比于他人姓名)过程中的信息加工优势或特异性的大脑反应,以及对自己姓名的情感偏好或喜爱度作为一种内隐自尊指标如何预测其他心理变量;四是“文化产品”取向,关注姓名的某些维度作为群体心理的宏观指标如何反映文化心理的变迁与差异。

在姓名心理学的这四个研究取向中,可重复性最高的是“文化产品”和“自我信息加工”取向。“文化产品”取向将名字作为衡量文化心理特征的一种客观的、头脑外的文化产品。例如,研究者通常使用名字独特性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体主义水平。跨文化研究一致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个体主义上升、集体主义下降,伴随而来的现象就包括名字独特性的上升,即人们越来越少地给孩子起常见名字,越来越多地强调孩子名字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并希望孩子能够脱颖而出。“自我信息加工”取向则将名字作为区分自我和他人的标识,并不关注名字的具体内容或维度。研究普遍发现,人们在加工自己名字时具有明显的认知加工优势,例如注意资源分配更多、识别速度更快等;个体对自己姓名的偏好或喜爱度能够反映内隐自尊(个体对自己无意识的积极评价),并且可以预测外显自尊(个体对自己有意识的积极评价)和主观幸福感。上述两个取向的主要研究结论在北美、欧洲、东亚地区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复验证,可重复性很高。

“社会认知”取向的姓名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较高。简而言之,该取向旨在考察名字刻板印象及其对人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名字的性别刻板印象尤其突显,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的名字会激活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人们倾向于认为持有男性化名字的个体更具有男性刻板特质,持有女性化名字的个体更具有女性刻板特质,而持有中性化名字的个体则可能兼具男性和女性特质。这种刻板印象还会进一步影响人际交往行为或意愿:人们更愿意和名字与性别相符或持有中性化名字的个体交往。又如,名字的发音流畅性也可以影响人际信任:相比于名字难以发音的个体,人们更愿意信任名字容易发音的个体。总体来看,名字刻板印象的效应是较为稳定、可重复的,研究争议也较少。

“实际影响”取向的姓名心理学研究可重复性较低。近几十年来,在决策、成就、健康、人格四个领域有近百篇实证研究考察了姓氏或名字对个体的实际影响(大部分是相关关系),既有支持的证据,也有不支持的证据。截至目前,已经得到较多支持证据的效应包括:名字独特性(一个名字在全国人口中的客观使用频率)对职业决策、职业成就、心理需要、心理健康、犯罪行为的预测;名字性别倾向(男性化、中性化、女性化)及其与个体性别的符合度对职业成就、问题行为的预测;名字含义积极性(由评分者主观评定)对心理健康的预测等。相反,还有一些效应(例如姓氏和名字的大部分维度与学业成就、生理健康、人格特质等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充分的支持或已经基本被证伪。总体来看,名字的心理与行为效应大于姓氏的效应;而在名字的不同维度中,独特性则是效应相对稳定、可靠、可重复的一个维度。不过,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大多只是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并且效应量较小。实际上,影响心理与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姓名只是千百个因素中的一个,我们不可过分夸大姓名效应、过度解读研究结论。

通过对姓名心理学四个研究取向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可重复性问题确实存在于姓名心理学研究中,但程度有别:对于涉及宏观社会文化变迁(例如名字独特性的变化)和人类基础认知过程(例如自我信息加工优势效应)的姓名心理学研究,效应的可重复性最高;对于涉及人际印象与评价(例如名字刻板印象)的姓名心理学研究,效应的可重复性较高;对于涉及个体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例如名字与个体决策或成就)的姓名心理学研究,效应的可重复性较低。

采取更严谨方法

开展姓名心理学研究

可重复性作为判断科学研究可靠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直接影响着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可信性、有效性。而“姓名”这一特殊主题,历来被视为“玄学”而非“科学”。需要指出,传统的“姓名学”并不是科学,其观点未经过检验,也不足以为信;即使是采用了量化实证方法的姓名心理学研究,依然有一部分效应无法被重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姓名心理学无法成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为了对民间的很多关于姓名的传统观念进行去伪存真,也为了加深对人类自我、社会、文化的理解,有必要采用更严谨、更可靠的方法开展姓名心理学研究。

未来,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姓名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1)测量、检验、控制多个姓名维度,控制家庭背景、父母特征等混淆变量;(2)利用大数据增强结果可靠性,尽量覆盖足够全面的姓氏和名字;(3)使用多种方法探究因果关系,例如,可以借助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重点解决遗漏变量偏差、反向因果关系、测量误差等威胁内部效度或因果关系的因素;(4)开展多国家研究,考察跨文化普遍性,尤其需要更多开展亚洲人姓名研究,并与西方人姓名的效应作比较。

姓名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正在与其他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共同经历着可重复性危机。面对危机,研究者需要继续秉持客观求真的态度,使用科学实证的范式,采集可信有效的数据,开展稳健扎实的研究;大众则需要保持谨慎批判的思考,改变玄学算命的观念,吸收科学研究的发现,促进开放多元的实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心理变化”(17ZDA3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相关资讯
  • 姓名配对测试缘分,男女名字笔画测试婚姻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都是天注定的,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测试彼此之间的缘分呢。一般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八字合婚吧,但是,今天就要带大家了解一个新的方法,...
    2022-04-09
  • 周易起名字-如何起个好名字

    起名是一门艺术。周易取名以及源于易经的起名,是一种含有数理学、阴阳、五行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概念的命理学,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给...
    2022-04-09
  • 周易起名字大全

    编者按:周易起名字是一种含有数理学、阴阳、五行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概念的命理学,是由中国古老哲学《易经》所发展出来的学问,姓名是一组...
    2022-04-09
  • 爸爸姓“吃”,为孩子取名想破头,爷爷随口取名全家称赞

    众所周知,中国姓氏远远不止《百家姓》上那几百种,还有很多非常“稀有”的姓氏。像“鸡、狗、尸”这些特殊的姓氏,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只是人口数量少而已,所以我们并没有...
    2022-04-09
  • 周易八卦起名方法

    如何根据周易八卦和五行八卦起名?可能是不少刚当家长的朋友们比较感兴趣的吧。为宝宝起名是很有讲究的,根据周易八卦和五行八卦起名是中国传统的起名方法之一。那么,具体...
    2022-04-09
  • 一定要用五行八卦给孩子取名字?

    一大早,学妹发来消息,说家里添了个侄女,问我能不能帮忙取个名字。我说,你一个文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找别人取什么名字?她说,我不会八字。我竟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2022-04-09

Copyright 2008-2024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