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公安部的消息称,2018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姓名,使用频率最高的20个名字由高到低依次为:“梓涵”、“一诺”、“浩宇”、“欣怡”、“浩然”、“诗涵”、“宇轩”、“依诺”、“子涵”、“欣妍”、“雨桐”、“宇航”、“梓萱”、“宇泽”、“可馨”、“佳怡”、“子萱”、“梓豪”、“子墨”、“子轩”。
《左传》里的“郑伯克段于鄢”,提到了郑庄公名字的来历,说是庄公出生的时候,双脚先出来(一般顺产的婴儿都是头部先出来),他母亲认为这不吉利,所以给他取名“寤生”,意思是倒着出生,这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属于恶搞了。
类似的还有孔子,据说孔子出生时头顶凹陷,所以取名为“丘”,实则婴儿囟门不闭合,是很正常的情况,可见当时取名不会考虑太多,田边井侧,因物指事,怎么方便怎么来。比如孔子的儿子取名鲤,就是因为小孩出生时,国君送了一尾鲤鱼的缘故。
先秦时代取名如此不讲究,也许跟幼儿死亡率高有关系,按当时的情况来看,孩子如果不长大成人,有没有正式的名字,其实都不太重要,所以古人特重冠礼,是有这方面考虑的,得到及冠的年龄,才有延续生命的意义。
遇上家里孩子一多,古人也有懒办法,就是按出生顺序来排行,伯仲叔季一直叫下去。时过境迁,这四个字的本意不太为人了解,显得很高大上,假如按实际意思去理解,意境可得打上好几个折才行。比如《诗经》里有《将仲子》一篇,“仲子”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二,顿时显得粗鄙多了。
可能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取名厌胜渐渐开始流行,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辟邪祈福,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叫魏无忌,秦始皇的右丞相叫冯去疾,汉代还有著名的大将霍去病,这一类名字,都是希望借助语言的力量驱疾免灾,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这种风尚一直流传到近代,包括故意给孩子取比较贱的乳名,都是基于厌胜的思路,可以说是中国人取名的一大特色。
现在人们取名的时候,往往会用复字,以避免重名的现象,能不能避开当然是另外一回事,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取名却有一个习惯,就是崇尚取单字,古人有名有字,名的使用都在极正式的场合,日常影响不大。类似于琅琊王氏这样的大家族,子孙成百上千,都是单名新生儿起名讲究,取复名被视为没有文化的大老粗行为,这在今天是不太能理解的。
南北朝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佛道信仰的盛行,这些信仰往往是家族性的,信奉天师道的世家,名讳中往往带“之”字,这是一个标记,严格说来是不能算作姓名的。
单名的特点,是看不太出来时代属性,双名就不一样了,今天的家长喜欢用“子”、“宣”、“函”系列,隋唐之际的人取名也差不多,喜欢用“神、世、仁、建、玄、元、师”之类的字,比如:
李神通、丘神勣
王世充,李世民,刘世龙、徐世勣(即李勣)
薛仁杲、薛仁贵(这两位可不是亲哥俩)、狄仁杰
窦建德、李建成
杨玄感、房玄龄
可见古人取名碰到的坑和今人其实差不多。
初唐时期,双名已经渐渐普及开来,诗人如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宋之问、杜审言、张九龄、孟浩然、王之涣、王昌龄……都是双名,用典故取名也渐渐流行,比如骆宾王的名字就来自《周易》。
假如不是巧合,天宝年间,用双名似乎更加流行新生儿起名讲究,杜甫就给儿子取名“宗文”、“宗武”,一向怪里怪气的李白,给孩子取名“伯禽”、“颇黎”,越到中晚唐,双名就越多,可见唐代的社会流行风尚。
晚唐五代时期,天下大乱,取名越来越江湖气,当时取双名的人特别爱用“知、崇、延、彦”,“彦超”和“彦章”之类的名字,简直茫茫多,著名的“铁枪王彦章”,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代人取名还有一个习惯,即小孩出生之后,用家里来访的第一位客人的字来取名,也是讲究缘分的取名方式。
由此可见,从古到今,名字都和年轮一样,有着很鲜明的时代特色,近几十年来尤甚。其实取名不用讲究那么多,上口、好写、重合度少,这样的名字就很合适了,又何必那么多的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