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于人的称谓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人往往有名、字、号,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身份之人时称谓都是不同的。那么,见面之时,到底是该叫名还是叫字又或是称号呢?这一章节就来说一说古人称谓之礼。
古人多名及称谓礼俗
人名是一个标志符号,其基本用途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区别。但在社会生活中,名字大大突破了识别符号的意义,而且体现为礼俗文化,与制度息息相关。古时,无论男女,都有小名、大名、字。
所谓的小名,就是小孩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他取的名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小名很有特点,通常以动物起小名,小猪、小狗一类的十分普遍。小孩以动物取小名,据说是因为古代小孩成活率不高,起这样的小名寓意着容易养活。
大名,一般是小孩上学以后取的名,也是正式的名字。比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备”就是他的名,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轼”就是他的名。
字,一般是到了成年以后,举行成年礼——冠礼时才取字,因而有“冠而字之”的说法。普通百姓家一般是不取字的,官宦人家、文人取字的较多。如诸葛亮古代女性乳名,字孔明,张廷玉字衡臣等等。女子也有取字的,尤其是书香门第的小姐们都有名和字。
不过,女性多在订婚、结婚的时候才取字,有个成语叫“待字闺中”,意思就是指女孩还没有订婚、结婚,在闺阁中等待取字。在文献中还将女子出嫁称为“字之”,意思也是订婚、结婚之意。
小名、大名、字这三种称谓是不可以混淆的,关乎礼俗。孩童时期如何称呼都行,等到长大后取了大名了,再称小名就不合适了,只有家长和特别亲近的人才可这么称呼。这种礼俗在《红楼梦》中就有记载,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有时候就称小名,贾母就训斥他们说,你们都长大了,就不要再提小名了。
在古代,对成年人称呼小名,是表示对这个人的不尊重,甚至还带有侮辱性。《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小名叫阿满,因此他的很多政敌或是对他不尊敬的人,在称呼他时就叫阿满,这种情况就是对曹操的蔑视。
名讳的意义
古人有“名讳”之说,文献中所说的某人“讳”,讳下面就是他的名,加讳字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尊敬,表示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在社交当中,对对方表示敬意的时候不称名,直呼其名是不尊敬的行为,所以名应避讳。
如果表示尊敬,应称其他名字如字、号等,但是自己称呼自己的时候,应称名,不能称字,自称称字,是一种自大的行为。臣下无论是在皇帝面前称自己还是提到别人,一定要称名,以称名之谦卑体现对皇帝的尊敬,绝不能称字。
封建礼制中有两个概念,叫“赞拜不名”、“诏书不名”,这都是对某个官员赋予的一种特殊荣誉。赞拜不名,就是朝堂上官员对皇帝跪拜,主持礼仪的鸿胪寺官员唱赞到某个官员时要提到他的名,如果不像其他人一样称名,而称他的官职或爵位,这就是一种高规格的礼遇。一般有这种荣誉的官员,都是皇帝特别尊重的人。
诏书不名,是指在诏书中本应该称呼其名的时候也不称名,而是用其他的名字代替,这同样也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
字、号在称谓中的礼俗
文人之间十分讲究字的称谓,在礼敬的场合下被广泛运用,称为“讳名称字”。文人、朋友间互相称字也有亲近感,君对臣称字就是对臣的抬举,如《雍正王朝》中,康熙、雍正就称张廷玉的字衡臣。
君称臣之字的现象主要是唐代以前,宋以后较为少见,顾炎武的《日知录》对此有专门的说明,他说唐代以前,君常称臣字,所以君臣之间有朋友之义,后世罕见。这种称谓之礼的改变,与君臣等级差距不断拉大有很大的联系。
号也是一种名字称谓,不过起号的人就不太广泛了,一般是文人、官员、僧道等。号也最为复杂,下面介绍几种:
自号。主要是文人表达自己的志向、信仰、节操、情趣、爱好、性格、人生观等等。比如苏东坡、郑板桥、王渔洋,这些都是号。苏轼,号东坡居士,称居士的一般都信佛,表示自己恬谈,四大皆空。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名叫郑燮。王渔洋名叫王士禛,是清代高级官员、著名诗人,号渔洋山人。自取号者,人们也往往遵从其意向,也以号称他们,对其也有尊崇之意。
他号。是别人起的号,也叫绰号,如赛诸葛、小诸葛、小李广、智多星、赛西施、母夜叉等等,有褒也有贬,称呼时自然也和礼敬与否有关。
谥号。是人死后朝廷给予的一种评价性称号,最初也有褒贬之分,后世多为褒。清代,官方赐予谥号者,是有一定成就、较高品级,威望、品德高尚的人。尤其是谥以“文”字,一般是不轻易授予的。按制,若非翰林出身,必须是大学士才谥“文”,能得到“文”字谥号的,都是特别著名的人物。
因谥号具有荣誉性,所以后人也多以谥号称之,以表示尊敬,其生前的文集大多也是以他的谥号命名的。如曾国藩的《曾文正公全集》、林则徐的《林文忠公政书》等。
除了上面的这些称谓以外,还有许多称谓虽然不普遍,但也需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府邸称。这一般多用于王公贵族的代称,作为第三人称。清代,如恭邸就是指恭亲王奕訢;醇邸就是指醇亲王奕譞或是他的儿子载沣;庆邸是指庆亲王奕劻,这些都是王府府邸称谓。
爵称。这种情况相对府邸称要多,如诸葛亮称武侯,因为他的爵位是武乡侯;司马温公,指的是司马光,因为他的爵位是温国公。清代,有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等,用于第二人称,对面称呼他时,称王爷。用于第三人称也有用爵称的。
地望称。这种称谓较为常见,一般是有一定地位的或是名人,以他出生的州县称呼。如明代的张居正,湖北江陵县人,称张江陵;严嵩,江西省分宜人,称严分宜;清代***,安徽合肥人,称为李合肥;张之洞,直隶南皮人,称为张南皮等。
以任官地、官衙、官职称。如柳柳州,是指柳宗元,因为他在柳州做过刺史;杜工部,是指杜甫,因为他担任过工部衙门的员外郎;王右军,是指王羲之,因为他担任过右军将军。
称谓中的避讳礼俗
古人对尊敬之人的名字主要体现在“名”上,应避免写出或直接说出,而是以变通的方式表达,否则就是失礼、不敬的行为。其中,对于皇帝的避讳最为严格,不避讳则是犯罪,这是古代称谓之礼的特殊内容。避讳主要分为私讳和国讳。
除了皇帝之外,避其他人都叫“私讳”。中国古代交往礼俗中有“入乡问俗,登门问讳”的注意事项,否则就很容易犯了对方家族的名讳,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雍正朝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鄂尔泰,父亲名鄂拜,鄂尔泰在书信中就从不写“拜”字,而以“顿首”代替。别人与鄂尔泰书信来往,也不写拜字,以免犯讳。乾隆朝福康安对属下官吏犯其祖(李荣保)、父(傅恒)或本人名讳者必当面申饬,与他往来的公文,凡“康”字均以“泰”字代替,“安”字以“宁”字代替。
“国讳”,是全国臣民都必须避讳的某人名字。如皇帝、皇太子的名字,清代还有孔圣、关圣的名讳。孔子名“丘”、关羽名“羽”,这两个字都是要避讳的。
皇帝的避讳就更加严格了,这关乎某些名称的改变以及用字的改变。如康熙的名字叫玄烨,有一个玄字,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到了清代康熙继位后就叫神武门了,玄孙古代女性乳名,也被改为元孙。
雍正帝名胤禛,继位后,其兄弟的“胤”字改成了“允”字,与其名“禛”字同音的“真”字也要改,河北的真定县改为正定县,江苏省的仪真县改为仪征县。后来溥仪继位后,仪征县为避讳“仪”字又改了一次,不过名字没有叫开清代就灭亡了。此外,皇帝的陵寝也要避讳,如康熙帝的陵寝叫景陵,湖北的景陵县就因此改为了天门县。
不过,清代皇帝的避讳,比起以前的朝代来说,还不算是最讲究的,最讲究的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清代到了嘉庆以后,不让臣民迁就他,而是主动迁就臣民。如嘉庆帝名叫永琰,他即位后将“永”字改成了“颙”,道光帝名绵宁,将“绵”字改为了“旻”字,这样的生僻字民间用到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因为明清两代一个皇帝一般就一个年号(明英宗、皇太极除外),所以有以年号称呼皇帝的,如洪武帝,永乐帝,康熙帝、乾隆帝以及略称康熙、乾隆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称呼一般都是在民间或是外国才会出现,在本朝当时的官场是不能这么叫的,这是一种极不尊敬的叫法,轻者丢官,重者下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