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长水乡“洛出书处”
孟津龙马负图寺图河故道古碑
洛阳网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远古时代“河图洛书”的传说,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日前,省内一媒体刊登文章称,巩义是“河图洛书”的诞生地,并提出“巩义的洛汭成为中华文明诞生的令人慑服的原点”。该文章引发我市许多市民和学者强烈质疑,我市文化学者认为,河出图处位于孟津、洛出书处位于洛宁,早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求证一】 “龙马负图”于孟津、
“灵龟负书”于洛宁早已得到公认
“河图洛书”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河洛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字形文化的第一幅神秘图案,对人类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计算机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河图出自孟津,洛出书于洛宁,无论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还是从学术界的认可来看都已经得到公认。”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蔡运章表示,这个论断是有史料记载、实物例证和民间传说共同证明的。
伏羲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黄河中龙马负图献给伏羲,伏羲因此演成八卦;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大禹据“洛书”制定了《洪范九畴》这部治国大法。
此外,在诸多历史文献中,也都进一步证明河图洛书与洛阳的渊源颇深。
关于河图的最早完整记录,是清代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刊行的《孟津县志》,其中的“古迹”部分就有“负图里,在县西五里,相传龙马负图出于河即此地,今有伏羲庙”的相关记载。
而对于“洛书”的出处位于洛宁的说法,洛宁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明《河南府志》记载:“永宁县(今洛宁)西有玄沪水。黄帝时,史臣仓颉从帝南巡,临于此水,水开一窝有龟出焉,厥背赤甲骨文。”另载:“龟窝,在永宁县西洛水北岸水滨,乃夏禹治水洛龟呈瑞处。”《洛宁县志》则明确断定,“洛出书处”就在长水,古洛宁八景之一的“玄沪灵书”即为例证。
【求证二】佐证“河图洛书”源于洛阳的地上遗迹最多
蔡运章表示,现如今,“河图洛书”源于洛阳之所以被专家、学者肯定,最重要的依据还是洛阳与此相关的地上遗迹最多。
在孟津县,临黄河坐落着一处为世人所景仰的寺庙——龙马负图寺。该寺前紧邻图河故道,寺院的山门内两侧有“龙马负图处”“图河故道”古碑两通。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古河图、一画开天、渊源、伏羲圣像、伏羲庙全图、历代帝王师等石刻,以及宋、明、清时期著名理学家、诗人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撰述的伏羲先天图诗、龙马记等诗碑碣二十余通,也从侧面证明了此处是河图出处的重要证明。
另一方面,在洛宁县西长水村,至今保留有专门记载“洛书”之源的两通古碑:一通为汉魏碑,系沙岩石质,上圆下方,额刻圭首,虽因年代久远已经风化,但“洛”字仍清晰可见;另一通为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永宁县令沈育所立,碑上4个大字“洛出书处”为时任河南府尹张汉书。可见,当时的人们就认为这里是“洛出书处”。
“洛水从陕西洛南县发源,流经卢氏、洛宁、洛阳市区、偃师,至巩义入黄河,流程近千里,唯有此处有两通‘洛出书处’碑。”蔡运章表示,由此可见,早在汉唐时代,人们就认为洛宁长水就是“洛出书处”。
【求证三】我市正在申报“河图洛书传说”为国家级非遗
多年来,我市为保护好河图洛书的文化遗产做出了一系列努力,先后实施了龙马负图寺修缮保护工程、洛宁“洛出书处”保护展示工程等,并且寻找到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人都可以讲多个“河图洛书”与洛阳相关的传说和故事。
在2009年公布的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孟津、洛宁等地报送的“河图洛书传说”成功入选,而在2012年我市评出的“洛阳十大文化符号”中,河图洛书也名列榜首。
昨日下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将“河图洛书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类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介绍,未来几年,我市还将启动龙马负图寺扩建项目,并对“洛出书碑”及有关石刻、建筑采取保护措施,逐步完成“河图洛书”的保护、展示工程。
Copyright 2008-2024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