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 > 正文

易经基础入门:如何学好易经上的知识?

2022-04-09 周易

三、读经传法

现在外边爻卦多数用的是清朝王洪绪的《卜筮正宗》,当然也有《增删卜易》之类(市面上这两个本的通行本子是中医古籍出的,纸质和校对存疑,所以如果想从卜筮入手,最好要找一个老师,上孔夫子旧书网买一个好本子),这两本是卜筮入门的书,接近于白话文,但是很厚,需要背下来很多东西,个人不建议现阶段学。因为这都是宗于西汉京房的纳甲方法,而纳甲并不是唯一的卜卦方法。

个人建议一种比较快而且有趣的方法:每天自己卜一卦(三枚铜钱,没有的话硬币也可,百度一下六爻方法,暂且可不用纳甲等法装卦),卜到哪卦背哪卦,顺便?一眼变卦、错卦、综卦都是哪卦,之间有什么连系。一天背不下来的话,就等背下来再卜下一卦。这样学算是象数理占无漏了。

四、推荐书籍

开篇说过,先放个宗派的问题,下边推荐的书,都是个人认为较好的本子,当然还有其他好的本子可选。个人建议选书要看出版社权威与否,注释、点校的人是否权威也要考量。

1、王亭之《周易象数例解》复旦大学出版社(佛学大师、紫薇大家晚年唯一的易注,条理清晰,可作工具书);

2、尚秉和《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繁体竖排有注释)近代大家,越近代包容性越强;

3、杭辛斋《学易笔谈》岳麓书院(类似于《日知录》式的点滴记录,内容庞杂)。

另外再推荐一本作为工具书的本子:胡渭《易图明辩》中华书局(繁体竖排半文言)有很多有必要了解的图例,如不习惯这样的本子,可以买一本张其成的《易图探秘》广西科技出版社的;。

此外,有两个可以选择拓展基础的本子,一是江永《河洛精蕴》巴蜀书社(河图洛书也是历来有争议的,这个本子个人认为值得一看,有很多基础概念和图例,自己选择);二是黄宗义《易学象数论外两种》中华书局(繁体竖排半文言)学易繁体文言是躲不过去的。

白话易注类(有注解的)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上下册(排版比较好,就是字太小,比较细致);

2、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排版好,原文繁体,今译部分可忽略,注解详尽);

3、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排版不好,有些新解个人保留意见,可参考)。

其他白话文的本子还有很多,刘大钧老师很多书、张其成《全解周易》、傅佩荣也有《乐天知命》等等很多本子,还有已经不再版的马恒君《周易正宗》(孔夫子旧书或淘宝有售),暂不赘述。

另,有一些近代的本子,如高亨、李镜池等,一家之言较多的,自己根据已有的理解和倾向选择。

文言易注类(实在太多,鉴于汉易佚失过多,宋易改变较大,个人先推荐几本唐人和清人的本子)

1、惠栋《周易述》中华书局繁体竖排上下(附带汉易学及易例,与集解一样,可以作为汉易工具书);

2、胡煦《周易函书》中华书局四册(内容庞杂,有很多发前人所未发的内容及图例,但需要基础扎实再读);

3、李鼎祚《周易集解》有九州出版社版、中央编译出版社版、齐鲁书社导读版(必备书籍,建议齐鲁版,虽然排版太不好);

4、孔颖达《周易正义》同样必备书,同样有不同的版本,还是建议齐鲁导读版,虽然排版不好(另外,中华书局的王弼《周易注》最好也收了,后边附有《周易略例》不可不知)。

再者,清李光地《周易折中》这个本子也不错,是官方中权威的,版本也有几个,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相关资讯
  • 从象、数、甲骨文的角度解读周易师卦——周文王的兵之道

    关于卦辞解读的不同仅仅使用象、数、甲骨文推导周易的卦爻的卦辞,会存在与古人解释不同的结果。这一点,做为研究,需进行对比。古人如果有意的改变了象、数、甲骨文的原意...
    2022-04-09
  • 师卦和比卦融合在一起会怎样

    综上所述,无论是师,还是比,都不能用来谋私,而必须建立在为公的基础之上,这才符合《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而人们常说的“师忧比乐”,其实也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2022-04-09
  • 看曾仕强的易经对占卜来说有用吗?

    《易经》占卦不难,难的是解卦。《《左传》和《国语》记载二十二个古代筮例,提供了解卦的体例,主要就是从本卦和之卦的卦象和爻象上去解读。这说明要精通《易经》解卦,必...
    2022-04-09
  • 如何学习易经

    如何学习易经“易经”学习要读,更要“悟”。一、要理解“易经”原文之原意,为了熟读原文,对古文理解上有困难的读者,望能多读一些对原文有注释的白话文本,从中了解“易...
    2022-04-09
  • 易学入门如何学习易经

    易学入门如何学习易经学习易经的顺序因为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易经》的经文,都是古时的人用易学知识在指导实践中被印证了的事实的记录。由于年代久远,中国文字的广范内含性...
    2022-04-09
  • 如何学习周易

    如何学习周易周易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尊之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之为三玄之一。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感觉无从下...
    2022-04-09

Copyright 2008-2024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