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作为命理的基础,是我国祖先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那么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
其属性为何,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惑授业。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阴阳五行的属性
1、阴阳五行是大自然物种的真是规律
事物是运动的。世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事物的阴阳属性亦即事物运动的两种对立形式。拿五行干支来说,五行是分阴阳的,根据阴阳的不同属性,阳五行表现的性状是高大、厚实、强劲、坚硬等等;阴五行表现的性状是卑小、虚薄、平和、柔软等等。为了便于理解,古人作了十干体象诗,形象地说明了十天干阴阳五行的不同特性:
甲木:
甲木天干作首排,原无枝叶与根亥,欲存天地千年久,直向沙泥万丈埋。
成就不劳炎火锻,资扶偏爱湿泥佳,思就栋梁金得用,化成灰炭火为灾。
乙木:
乙木根亥种得深,只宜阳地不宜阴,漂浮最怕多逢水,克断何须苦用金。
南去炎炎灾不浅,西行土重祸尤侵,栋梁不是连根物,辩别功夫好用心。
丙火:
丙火明明一太阳,原从正大立纲常,洪光不独窥千里,巨魄尤能遍八荒。
出世肯为浮木子,传生不作湿泥娘,江湖死水安能克,惟怕成林木作殃。
丁火:
丁火其形一烛灯,太阳一见夺光明,得时能铸千斤铁,失令难熔一寸金。
虽少干柴犹可用,纵多湿木不能生,其间衰旺当分晓,旺比一炉衰一檠。
戊土:
戊土城墙堤岸同,振河及海要根重,柱中带合形还壮,日直乘虚势必穷。
力薄不胜金漏泄,功成安用水疏通,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
己土:
己土田园属四维,坤深万为物之基,水金旺处身还弱,土火功成最为奇。
失令岂能埋剑戟,得时方可用磁基,漫夸印旺兼多合,不遇刑冲总不宜。
庚金:
庚金顽钝性偏刚,火制成功怕火乡,夏产东南过锻炼,秋生西北亦光芒。
水深反见他相克,木旺能令我自伤,戊己干支重遇土,不逢冲破即埋藏。
辛金:
辛金珠玉性虚灵,最爱阳和少水清,成就不劳炎火锻,滋扶偏爱湿泥生。
木多火旺宜西北,水冷金寒要丙丁,坐禄通根身旺地,何愁厚土没其形。
壬水:
壬水汪洋并百川,漫流天下总无边,干支多聚成漂荡,火土重逢伤本原。
养性结胎须未午,长生归禄属乾坤,身强原自无财禄,西北行程厄少年。
癸水:
癸水应非雨露摩,根通亥子即江河,柱无坤坎还身弱,局有财官不尚多。
申子辰全成上格,午寅戌备要中和,假饶火土生深夏,西北行程岂太过。
阳性事物的“表现力”要强于阴性事物。所以《滴天髓》说:“五阳从气不从势,五阴从势无情义。”又说:“阳支动且强,速达显灾祥,阴支静且专,否泰每经年。”故分清阴阳的属性对于考察八字命局中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生克态势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2、阴阳是事物的核心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几句话指出了宇宙乃至万物以不断再次分裂的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图景。盖行星之上有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水,然后在太阳能作用下产生最基本的生命物质;既有生命,则有死生,木主生,金主杀,生死往复,同归于土。阴阳既生五行,五行又各分阴阳。所以说,任何事物不论它如何发展变化,都存在着阴阳的两极。
阴阳中和
《易·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周易》的核心思想——阴阳互变规律是观察、推演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状态而得出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阴阳是对立的两面,正是由于对立的两面交替相恃,达到矛盾平衡,即阴阳中和状态,才能使事物得以“健康”、“合理”地存在。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都会使事物处于某种“非理想”地存在状态甚至消亡。寒来暑往的冷暖调和,使气保持相对恒定,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生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平衡使市场物价稳定,经济得以健康发展;人体生理上的新陈代谢平衡,使生物能量持衡,人体得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见,只有矛盾平衡——即阴阳中和,方能使事物得以“健康”、“合理”地存在。
总结: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她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不但不是一些人不懂扣上的的认识论,而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智慧。
Copyright 2008-2025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