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只知道大年初一和除夕的时候,饭桌上一定不能少的一道主食就是饺子。没有饺子的过年是不能称之为“年”。但是你有想过为什么过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一定要吃饺子吗?在这个时间点吃饺子一定是有说法的。
饺子的由来
传说东汉末,天灾重重,许多人患上了“烂耳”。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长沙当官时,见瘟疫流行,便找了一块空地,在冬至的那一天,搭起了一只大锅,给人舍药治病,救了许多穷人。张仲景的药名为“祛寒娇耳汤”,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炖,炖好后,捞出,剁碎,再用面皮做成耳朵状的东西,下锅煮开,分给病人吃。有人把这种事叫做“娇耳”。人吃了娇耳,又喝了一碗汤,便两耳发热,热血沸腾,不久烂耳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边庆祝新年,边庆祝烂耳朵的康复痊愈,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了过年的食物,在大年初一早上吃。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娇耳”,后来才称其为“饺子”。
饺子发展的历史进程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说,那时候饺子煮熟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合吃,所以人们把那时候的饺子叫做“馄饨”。这道菜在我国某些地方还是很流行的,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时,要在汤中加些香菜、葱、虾、葱等小料。约至唐代,饺子已与现在完全相同,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饺子的美好寓意
在明清时期,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已经相当盛行。水饺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前包好,等到子时午夜吃,此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吃水饺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作“子时”,交子与“饺子”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之意。
以上是大年初一为什么吃饺子 习俗形成历史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老黄历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996算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