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对于现代人而言,一年就是365天,时间的变化就是手机上不断前进的冰冷数字,某些瞬间它会让人感到麻木。
但对于古人而言,时间是另一个概念。这代表着春耕秋收,夏耘冬藏,顺四时而生。因此,每一个变化的时刻都值得被铭记。
自汉代到清朝,主流的的纪年方法有两种: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
今天就先来说说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
所谓干支纪年,是指利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年份的一种方法。
天干是指十天干,主要包括:
地支是指十二地支,主要包括:
六十甲子表
天干和地支两两组合,就形成了六十甲子表,在上方标注其正序数和倒序数。如下表:
如何通过公历纪年推算干支纪年?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公元前和公元后。
公元前:
(公历年份+3)/ 60= 商······余数
余数按倒序数可推算出公元前的干支纪年。如:秦始皇一统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
那么推算方法为:
(221+3)/ 60= 3······44余数为44,按倒序数公元前221年是庚辰年。
公元后:
(公历年份-3)/ 60= 商······余数
余数按正序数可推算出公元后的干支纪年。如:今年是2021年
那么推算方法为:
(2021-3)/ 60= 33······38余数为38,按正序数2021年的干支纪年为辛丑年。
Tips: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解决历史小问题哦!
问:戊戌变法是在()年?
A:1895 B:1896 C:1897 D:1898
这种类型的问题就是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解决,上述四个答案都是公元后,所以我们以A为例:(1895-3)/ 60=31······32(余数32按正序数,1895年正是乙未年,那么1896年就是丙申年,1897年就是丁酉年,1898年就是戊戌年。所以,答案是D,1898年。)
当然,有小伙伴会问了,这里的六十甲子表就在上面,想要找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当然简单啦。
但在没有六十甲子表的情况下,如何快速的找出对应的干支纪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通过观察六十甲子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规律一:每一个干支纪年正序数尾数对应的是其天干的排位
甲在天干中排位1,包含甲的干支纪年,其正序数依次为:1,11,21,31,41,51;
乙在天干中排位2,包含乙的干支纪年,其正序数依次为:2,12,22,32,42,52;
以此类推
癸在天干中排位10包含癸的干支纪年,其正序数依次为:10,20,30,40,50,60。
规律二:阳干与阳支匹配,阴干与阴支匹配
这个规律与上个规律相同,阴阳二说自古有之,其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用在天干地支里也不奇怪。
天干地支中排位数为奇数则为阳干阳支,排位数为偶数则为阴干阴支,其中阳干搭配阳支,阴干搭配阴支。
如:
例:甲为阳干,搭配阳支【子】,【寅】,【辰】,【午】,【申】,【戌】组合成为甲组,包括【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又或者乙组--【乙丑】,【乙卯】,【乙巳】,【乙未】,【乙酉】,【乙亥】。
所以,每一个天干有固定的相搭配的六个地支,形成一组。
另外,天干对应排位的地支就是组成该组的天干地支的第一部分,之后是依次向前推。
如:丙在天干中排位3【甲乙丙······】,对应的地支是寅【子丑寅·····】,所以丙组是从丙寅开始的。
丙寅正序数为3,丙是阳干,搭配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将阳支向前推——
丙子正序数为13;丙戌正序数为23;丙申正序数为33;丙午正序数为43;丙辰正序数为53。
所以,只要写出该组的天干地支的第一部分,推算序数也变得十分快捷。
规律三:干支纪年的正序数与倒序数之和为61,二者能互相求取
在不看六十甲子表的情况下,我们以丁未为例。
丁在天干中的排位是4,所以丁未的正序数一定是4,14,24,34,44,54中的一个。
其中天干地支对应,排位在4的是丁卯,地支向前推移两位,排位在14的是丁丑,排位24的是丁亥,排位34的是丁酉,排位在44的是丁未,排位在54的是丁巳。
所以,丁未对应的正序数为44,其倒序数为61-44=17。
问题
1、辛亥革命发生在()年?
A:1910 B:1911 C:1913 D:1915
2、辛丑条约是()年签订的?
A:1900 B:1901 C:1902D: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