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时光推进到了1861年的时候,清政府已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外有列强的侵略和逼迫,内部有遍地开花的农民起义,还有比农民起义更严重的问题:汉人官员的崛起。
清政府的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二百多年,就在于采用了汉文化的内核来管理汉人,用汉人官员做事,用满族官员管理汉族官员;皇帝代替了孔子的角色,来宣讲中华文化,并拥有最终的解释权,大兴文字狱,从思想上控制比满族人多200多倍的汉人。
防止汉族官员掌握实权一直是满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红线。但从乾隆末年的白莲教起义开始,八旗官兵的作战能力下降之快就众所周知。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展扯掉了清政府的遮羞布,满族人的无能暴露无遗。
非汉人不能灭长毛,但用汉人则最终也会灭满清。作为后来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深深明白这一点,但洪杨之乱需要马上解决,他作为咸丰的亲信,大力提拔汉人官员,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人。这些汉人为晚清最后五十年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甚至可以说正是这批汉臣为满清政府续命五十年。
咸丰死后,由同治皇帝继位,立-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顾命八大臣辅政。
二
接下来我们看下,当时的辛酉政变为什么会发生,是怎么发生的
咸丰皇帝死的太快,当时的政治局势的平衡状态马上被打破,正处在调整的关口上。
第一波就是以顾命八大臣为首的满汉官员。
第二波就是满族皇帝内部的王爷们。
第三波就是帝后势力,也就是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载淳。
首先看第一波主流的官员内部是什么情况 作为咸丰的亲信肃顺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曾推动过几项运动,最著名的就是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当时的官场混乱贪腐程度相当严重,肃顺的政策和后来蒋经国的打老虎计划一样,碰到了太多太大的阻力。肃顺这些看上去正确的政策把他推向了许多官员的对立面。
再看第二波势力,咸丰皇帝死时很年轻,在最开始道光皇帝之后的夺嫡之争中,那些阿哥就对咸丰皇帝的接班非常不满。咸丰死后,他们的许多权力(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八旗都统)又被顾命八大臣免去,同时也没有被加以其它御赏。他们联合起来,把所有的怨气都推到了顾命八大臣的身上。
再看最后一波势力,帝后党(6岁的同治皇帝和两宫太后--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咸丰死前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符信;并把这两个印章交给了两宫太后保管,用以制衡顾命八大臣。他们拥有对于八大臣所决策军政大事不予盖章的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皇后钮祜禄氏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不加盖"御赏"和"同道堂"这两颗起、讫之章,那么八位赞襄政务大臣是发不出"诏书"和"谕旨"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之议决均不能生效。相反,由内臣拟旨而不经过顾命八大臣同意,加盖"御赏"与"同道堂"两章即能生效。因此,帝后势力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政治势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顾命八大臣和帝后党冲突不断,又没有适时的拉拢满族皇族高级成员,并且把他们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最终让慈禧太后联合30岁年富力强的恭亲王奕訢发动了政变,结束了顾命八大臣的辅政。
三
辛酉政变后,慈禧又踢开企图掌权的恭亲王奕訢,独自掌握了清政府的管理权。
这个不大识字,靠听戏文相声来学习管理国家的女人开始对晚清五十年的统治。这个没见识的女人在执政中缺乏政治远见和国际眼光、现代意识,只懂一些落后腐朽的政治权谋,甚至下发的圣旨还有不少的错别字,导致晚清五十年一败再败,并最终亡国。
如果辛酉政变没有发生,对于清政府来说 ,情况可能会好很多。
肃顺当国,近君子而远小人,惩贵近而励寒畯,拨乱反正,指挥若定,奠定"同光中兴"的基础,却远为和大人所不及。他身为八旗贵族,尝云:"咱们旗人浑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枝笔厉害得很。" 藉此可见他的度量与见识。以肃顺的能力,他用汉人的力度和对汉臣的控制能力都会远强于慈禧。而不会象慈禧一样在汉臣和满臣之间摇摆不定,搞平衡战术和权术。
肃顺会对内大力整治,强化改革,利用汉人治理地方,支持汉人官员搞洋务运动,强化工业和军事。对外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做一些适当的学习和改进,以让清政府能和西方国家对接。
有人说肃顺他们更保守,但这只是在前期。如果肃顺也活到洋务运动时期,他们也能看到西方军事文化的强大,也会采取措施去强国,甚至比慈禧妖后的力度还大。
更大胆的去推测,因为肃顺对皇族成员也是在大力整治,结合清朝后期的情况,说不定他能真正把君主立宪制落到实处,而不是角慈禧和后来的皇族内阁一样,装样子,欺骗汉人,表演给人民看。
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没有辛酉政变,也许清政府能以君主立宪的制度长期存在,中国的政治格局或象日本一样,走到虚君实相的政治道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