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阴阳五行”是国人的思维律。阴阳观念侧重于对不同事物的不同属性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而五行观念则对不同事物的属性进行甑别,并对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了归类,阴阳与五行所涉及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又可以是抽象的观念,或是动态的程序。起初,二者是各自发展,并行不悖的。但是,随着阴阳观念由自然领域向其它领域的迁衍,五行观念所涵盖范围的逐渐扩大,阴阳、五行渐趋合流,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五行观念的起源
“五行观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夏启)曰“嗟!……有虞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顾颉刚曾言:“‘五行’是中国人宇宙信仰的核心观念;二千多年来,其一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着影响。”不仅如此,五行还渗透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诸多方面,大到政治、宗教、天文、历法、小到堪舆、占卜、以至医学,兵学、都能看到五行说的影子。无论是士大夫的思维方式,还是常人的信仰观念,都受到了五行学说的影响。可见,五行观念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观点。
(1)起源于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
胡适认为:“五行一说大概是古代民间常识里的一个观念。古印度人有地、火、水、风。古希腊人也认为水、火、土、气为四种原质”;齐思和也认为:“五行观念起初并不具备玄妙的哲理,只是源于先民的日常生活。”吕思勉则认为:“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盖民用最切之物”
夏启
(2)起源于先民的图腾崇拜、占卜、祭天。
有学者考证后认为:“五行源远流长。在它的源头上,朴素的唯物主义还没有诞生。五行起源于上古时代‘万物有灵’,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有的学者则认为:“五行起源于古人的占卜活动,殷人实以卜五龟为多。五龟遂成为五行观念的源头。”有的学者还认为:五行观念起源于殷代的祭星郊礼,其言:“商人在祭星火交天的活动中,自然方位成了最重要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五帝思想,是结合了东、西、南、北、中的概念而产生的。从卜辞所见‘凡丘’之祭典,知其也应属于‘设丘兆于南郊’祭天礼的同一范畴。所以说,在商代卜辞中,已经有了五行观念的最初雏形。
(3)起源于先民的农业生产
冯友兰就认为:“五行即为自然界的金,木,水,火,土的物质。”先民们用这五种物质来进行农业生产,并从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逐渐认识到了五行之间所存在的生克关系,树木可以燃烧,即为木生火;水可以饶灭火焰,即水克火。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同样需要相关的工具五行的起源与古代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治土、治水、治火、治木、治金等密切相关。的确如此,在历史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古人把“治土”、“治水”、“治火”、“治木”、“治金”这五项生产活动称为“五工”,并为它们配上了五种官职,称为“五行之官”,即“(木)勾芒”、“(火)祝融”、“(金)蓐收”、“(水)玄冥”、“(土)后土”。而且,还将“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
(4)起源于商代四方、五方的观念
胡厚宣认为:“五行观念起源于商代的四方之说。”庞朴在对甲骨文中“商”与“四土”受年的卜辞进行分析后认为:“殷人已具有了五方观念,五方观念是以五作为基数的方位系统,五行就是从这种系统衍伸而来。”
(5)起源于天上的星宿
刘起釘认为:“五行观念源于天上五星的运行。所谓的‘五星’即为: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土真星等,天上的五星运动与地上的五材相结合,进而形成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王梦鸥则认为:五行之名“是起于最常被注意的五个星气,亦即肉眼所能看到的星光颜色。古老一辈的占星家用其日常生活经验来与星气相比类,其色苍者谓之木星、其色赤者谓之火星、其色黄者谓之土星、其色白者谓之金星、其色黑者谓之水星。唯此五星,只要肉眼稍稍留意,便能觉察其‘伏见有时’,而是‘行’的。这种五行星名,当是较古的名称,然后又转用这种名称来做人们生活资料的类名。
阴阳学学者邹 衍(剧照)
(6)起源于其它观点
陈梦家认为:“五行的起源与殷代的‘改火’有着密切的关系。‘改火’又称‘五火’,其是指不同的季节不同树木以为火。殷代卜辞中关于‘五火’的记录代表了一种民族传统,可以表明五行的起源。谢松龄认为:“五行起源于古代国人对心灵生生不息涌动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神秘的、非逻辑的、非语言的,只能由个体‘洞悟’。”可见,谢氏的观点认为,五行起源的过程就像艺术家的灵感一样,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有的学者则认为:五行观念的起源是基于社会生活的循环现象。四时、五方、五色、五德等五元素的相生相克,产生无穷的变化和发展,也是循环而不是静止的。正是这些现象的循环往复,转化发展,导致了五行思想的产生。
上述的观点都有相关的文献与理论作为依据,各有所长。但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五”与“行”的原始文字。“五”与“行”为什么会结合到一起,五行究竟起源于何处,我们似乎可以从“五行”的原始字形中找到答案。《说文解学》言“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而且,有的学者对“五”的甲骨文、金文字形进行分析后认为:交错、纵横可能是“五”的最初含义。就“行”而言,甲骨文中,前行、行进则是“行”的最初含义。而五”和“行”如果结合到一起,则有了通达四方的含义。并且,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四方受年的记载:
“己巳王卜贞岁商受。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北土受年吉。“
综上所述,从“五”、“行”的原始文字上去探究,“五”和“行”如果结合到一起,确有通达四方之意。而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殷周时期,先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四方。所以说,五行观念源于古人的开疆土、会通四方活动亦可说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五行观念的起源与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先民的图腾崇拜与占卜、先民的农业生产等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五行观念的起源,是远古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行八卦,相生相克
二、五行观念的发展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原始农业的进步,土、木、金、火、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也使它们在先民心中占据了愈来愈大的比重。所以,金、木、水、火、土也逐渐同“五行”产生了联系。周公在回答武王如何戒备殷人的问题时,对“五行”做过简要的论述,其言:
“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可见,此处的“五行”已经同自然界的五种物质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对五行中每一行的颜色进行了描述。
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先哲们已经开始对“五行”的概貌以及属性进行系统性的论述,这就是《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说,在《洪范》中箕子称“五行”为“水”、“火”、“木”、“金”、“土”,并认为水的特性是“润下”、火的特性是“炎上”、木的特性是“曲直”、金的特性是“从革”、土的特性是“稼穑”。
到了商代,金与水火木土一样,都与我国古人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都成了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物质。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便会出现相应的概括。《洪范》五行说将‘五行’列为治国之首要问题,并对‘五行’初作说明,正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种认识状况。可见,《尚书.洪范》中的“五行”在经历了“四方之神”、“五方观念”等阶段的演变后,其含义已经变为自然界的水、火、木、金、土。而且,此处的五行已经和五味联系到了一起,水的润下特征和咸味相契合、木可曲直的特性与酸味相契合、火的炎上特征与苦味相契合,可见,其已经寻找到了五种自然物质与自身属性之间存在的某种必然联系,所以说,人们己经开始用思辨的眼光去审视身边的自然万物,哲学的思维业已在此萌发。
五行颜色
水、火、木、金、土构成了原始的“五行”词义,更为重要的是,五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五行结构内部具有两种势均力敌的普遍动力,进而赋予了五行之间或五行整体自我运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而且这种关系包括数在内的对应和渗透的复杂程度达到无穷无尽。有的学者更是明确的指出:五行的核心在于相生相克的关系,而五行之‘五’是数学和逻辑上的必然要求。的确如此,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逐渐总结出了五行之间相胜与相克的规律,而且,从先秦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上来看,“五行”的内在要素经历了一个从相杂,到相生与相胜并行发展的过程。
首先,是“五行”内在要素之间的相杂关系。《国语.郑语》中的史伯认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史伯“所说的土、金、木、水、火的五行,即后来五行的性质,则五行之自身,有其自动自主的运行法式,无待先王的运用。而先王也只能顺应五行的法式,不能主动地去运用它。由此可以断言这的五行,指的是民生实用的五种材质。
五味
其次,是“五行”内在要素相生关系与相胜关系的并行发展。就相生关系而言,春秋时期人的名和字,已经具备了五行相生的意味。《管子幼官》言:“旗物尚青,兵尚矛”,“青”即为木用事;“旗物尚赤,兵尚戟”,“赤”即为火用事;“旗物尚白,兵尚刃”,“白”即为金用事;“旗物尚黑,兵尚胁盾”,“黑”即为水用事。可见,青→赤→白→黑,体现了五行之间相互生成的关系:木→火→(土)→金→水(→表示相生)。虽然其中缺少了土的环节,但五行相生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最后,先秦“五行”观念经历了从“相杂”到“相生”再到“相胜”的发展过程。但是,这种单线的发展模式似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孙子虚实篇》和《墨经》中都有关于“五行无常胜”的记载。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五行相胜与相生的观念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才会有关于“无常胜”的论述。《庄子.外物》中有“金与火相守则流。”和“月固不胜火”的记载。可见,如果再加上《左传》中关于五行相胜的记载,我们不难发现,五行相胜观念的发展贯穿于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五气
五行观念发展成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以后,其内涵已不再是指某些具体的事物,而是演变成为了五种程序。或是说“‘五行’成为了具有五类不同功能的实物的称谓,而不再是五种物质了。五行观念这种以“五”作为基数的结构形式,被诸多思想家所釆用,并运用于各种领域。
五常
“思孟学派”将人伦之仁、义、礼、智、圣灌注到五行的框架当中去,形成了著名的“思孟五行说”;邹衍将五德融入到五行模式当中去,进而构建起了“五德终始说”;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与五行模式相契合,形成了“五常”理论。总之,五行观念的框架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被广泛的运用到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五行’己经成为了一种自然律、历史律、道德律,其体现出了一种人则天地,以自然为师的价值信仰和思维范式。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左传》、《周易大传今注》、《庄子集解》等。
Copyright 2008-2025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