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易经》,领悟蒙卦一篇。
蒙卦讲:童蒙,吉。困蒙,吝。
蒙卦还讲: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蒙卦的各种状态,贯穿了人的一生,也影响着人的一生。
人生第一阶段,初蒙的样子
是“最喜小儿无赖”的天真无邪;是 “不解藏踪迹,偷采白莲回”的顽皮好动。
儿童时代,保持的童真,亦或者是童蒙的状态,既本真,乃天性。
对于初蒙,童蒙,我们也不能任其自由散漫。
应该是启发、管教、批评、教育,必要的情况下,要采取一些体罚的手段,以此达到以儆效尤,不再冒犯的目的。
蒙卦这样说:“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小孩得管,小树得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老话讲: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个人性格、品行、道德等的养成,从启蒙阶段就已经雏形,形一旦确定,再要改变、修正,就非常困难了。
故而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时期的启蒙教育,而启蒙教育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弟子规》、《三字经》等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其宗旨也是在蒙的阶段,教诲小儿懂得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为人的规矩和礼法。
不管是喜欢小儿那种天真也好,偷笑少年偷踩白莲的顽皮也罢。
所有的天真、顽皮在蒙的阶段,无需打击,但是也要正确的启发引导管教才是。
人生第二阶段: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到中年,谦受益,满招损。
童蒙过了十二三岁,一说是14岁以上,就过了儿童时代。此事如果还是处于懵懵懂懂,蒙蒙擦擦的样子。实则不该了。
可是现实中,处于这个阶段的少年,竟然,多不如童蒙阶段。大庇是初高中时期的少年,对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多半处于自我无知的状态。
撸胳膊挽袖子,天不怕地不怕,大有老子天下第一,不服来干的戾气。
骄傲自满,盲目自大,脾气暴躁,凡事喜欢钻牛角,走极端。正是听不进他人劝解的年纪。
既然人生走到了这个阶段,在启蒙之初未能教化。
如果能够多听取父母、长辈的劝诫,是可以少走弯路的。
如果劝说无法改变,就得击蒙,打击他,让他在挫折、失败中认清自我。
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打击打击他,让他知道悔改就好了,手段和行为不必过激。
蒙卦中如是说:纳妇,吉,子克家。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这一阶段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些人可能到老也无法参透。至于啃老、坑老之辈,芸芸众多。
还有人娶了媳妇忘了娘,见异思迁,见利忘义,见色起心。蒙卦中如是说:
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人生最关键的青少年、青壮年时代,也正是困蒙的最持久阶段。而更多的人自始至终无法理解,为何困顿如此,如何至于困蒙境地。
蒙卦中如是说:困蒙,吝。
这也正是成年人的烦恼和压力所在。困,蒙,吝,无所适从,不知为何而工作、赚钱,更不知为何而活。
其根本又回到童蒙的起点。呐妇吉,童蒙吉。听妈妈的话,本分为人,踏实做事。子克家,克勤克俭,懂得担当。
为人处世。谦受益,满招损。
人生第三阶段:假痴不癫,难得糊涂。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能够活到这种境界,那人生几乎是圆满了。
小儿时是真无赖,少年时是强说愁,人到中年困蒙吝。及至老年,返老还童,回归本真。谈何容易。
人这一辈子,只有初来时真,将死时真。屈指可数,不过10余年,更多的时候,是在作假装真。
放不下、舍不得、离不开、怕只怕、愁却愁;蒙蒙洒洒,真真假假。其实,一直困在了自己的画地为牢。饮鸩止渴,自我解嘲,自我陶醉。
于是郑燮老来难得糊涂,于是范蠡功成名就三聚三散。
于是人们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来时孑然一身,去也孑然一身。
于是三十岁的惠能悟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于是31岁的徐志摩可以潇洒的吟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Copyright 2008-2025 www.Sm99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7644号-5
声明: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邮箱:2300424033@qq.com